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旗號,是為越王報仇,可不是為父報仇。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吧,越王慈悲,總能對天下人遮掩過去。但現在,你再若說錯了話,可就老天都幫不了你了。”
“這個麼……”
陡然間,安思順滾鞍落馬,跪倒在地,道:“末將參見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所有的這一切,都……都是史思明攛掇末將乾的啊。還請越王恕罪!”
“史思明攛掇你乾的?”
崔耕也下了馬,在安思順身前站定,道:“本王當然相信,這事兒的始作俑者是史思明,但你姓安的就那麼無辜?你真的信,安波注是我殺的?嘿嘿,依本王看,安波注之死,不過是為你自己提供了一個反叛的藉口罷了。也難怪,憑什麼李隆基就為大唐天子,憑什麼崔瑜因為有一個好爹,就為嶺南道之首啊?天下本無主,有德者居之嘛!姓安的就不能做一回皇帝嗎?得隴望蜀,人之常情嘛!”
崔耕的話如同刀子一般,像安思順心中最隱秘的地方紮了下去。句句都是誅心之輪,安思順羞愧得低下頭去。
他說道:“末將一時糊塗,還請越王治罪。”
“我是饒不了你!”崔耕輕嘆一聲,道:“事到如今,你也只能為一國之主了。”
“啊?一國之主?”高仙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人就是這樣,唯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安思順聽了崔耕剛才陰陽怪氣的話,還以為崔耕要狠狠的處置自己呢,沒想到崔耕僅僅是要自己為一小國之主,那可太好了。
本來嘛,自己犯了這麼大的錯,若崔耕還對自己非常放心,官居原職,自己也不信啊。
到了那時候,自己就該擔心崔耕是不是要藉機麻痺自己,最後發動雷霆一擊,將自己抄家滅族了。
安思順簡直大喜過望,道:“多謝越王千歲寬宏大量!思順以後一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若再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時,天厭之,地棄之!”
崔耕擺了擺手,道:“起來吧,不用賭咒發誓了。本王只看你日後的表現。”
“遵旨。”安思順站起身來,道:“微臣給越王牽馬,請越王入營訓話。”
這一方面是表達恭順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把自身做了崔耕的人質。
崔耕道:“準!”
稍頃,在安思順的引領下,崔耕騎著高頭大馬,進了室韋軍大營。得知越王死而復生,眾將士一片歡騰。
“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人們齊聲吶喊,聲震雲霄。
安思順乃是這支室韋軍的主將,稍微一搭耳朵,就聽出了與自己為主將之時的不同聲音更加洪亮,感情更加真摯。
換言之,崔耕在室韋將士心目中的地位,要遠較自己為高。
非但如此,他還發現,不僅僅是受自己打壓的室韋、黑水人十分擁戴崔耕,就是渤海人也非常的激動。
這是怎麼回事兒?
哦,我明白了。敢情這些渤海人,儘管是我提拔起來的,卻對我的前途不看好啊。
如果他們認定,我要敗亡,哪怕我再給人家高~官厚祿,人家都不會領多少情。
只有越王認可的高~官厚祿,才是真正的高~官厚祿!
幸虧我一見越王,就選擇了磕頭認錯。若是負隅頑抗的話,恐怕就會被他們綁了,向越王請功,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安思順對崔耕越發恭敬。
巡視了大約兩個時辰,崔耕終於將三十萬室韋軍的營地轉完,回到了中軍帳。
室韋軍中的大將都來聽命。
崔耕又傳下命令,讓安思順將被打壓的將領招來,中軍帳內黑壓壓站了一片,靜待越王訓話。
崔耕往四下裡掃視了一圈兒,道:“室韋軍這些日子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了,本王也不再贅言。事到如今,我只有一句話:懸崖勒馬,既往不咎。當然了,也不是一點教訓都不吸取,本王準備將室韋一分為三,立三名國君,以免再有人獨斷專行。”
諸將齊聲道:“請越王下旨。”
“安思順為渤海國王,凌十三為黑水國王,楊玄琰為室韋王。原室韋國內的臣子,都有一次自由擇主的機會。”
安思順原來抬渤海人壓制黑水人和室韋人。現在崔耕將安思順封為渤海王,原來那些得了重用的渤海人就可以跟他走,避免日後遭到清算。
他們騰出了位置,楊玄琰和凌十三也有機會建立自己的班底。
楊玄琰和凌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