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道:“微臣不知。”
李隆基嘆了口氣,道:“她本名叫江採萍,但在今日以前,朕一直以為他她叫季採萍呢。”
“江採萍?”
崔耕聽了這名字,不禁心中一動。
在歷史記載中,武惠妃死後,楊玉環之前,有一位美人甚得李隆基寵幸,她就是江採萍,被李隆基封為梅妃。
李隆基曾經親自寫詩讚道:“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稀。卓卓不群如玉狀,從今呼爾為梅妃。”
雖然後來李隆基專寵楊玉環,冷落了江採萍,但考慮到江採萍已經得寵十九年當時已然年老色衰,真堪稱雖敗猶榮了。
更關鍵的是,其人不僅長得好,還長於詩賦,精通樂器,善歌舞。自比晉朝謝道韞,乃是標標準準的大才女一名。
當然了,還有一種說法。史上並無梅妃其人。關於她的那些傳說,都是後人杜撰的。
比如相傳梅妃身於福建莆田,唐玄宗李隆基命高力士南下選美,才將她選入宮中。
然而,在正史中,並無高力士南下選美的記載。
如今看來,確實是真有梅妃這個人物,但她到底是如何入宮的,卻是頗有蹊蹺了。
想到這裡,崔耕道:“季採萍?莫非季採萍與那季雲有關嗎?”
李隆基道:“越王果然聰明。實不相瞞,那季雲詐稱採萍之兄,透過李林甫的門路將採萍敬獻於朕,朕怕惠妃不高興,就將她養在駙馬府中。那季雲蒙朕恩寵,得了個太常寺少卿的職司,沒想到,此人獻美竟然是居心叵測,要禍亂我大唐江山,實在是該死。”
江採萍眼圈泛紅,抽泣道:“奴家欺瞞了陛下,顯些釀成大禍。還請陛下和越王治罪!”
李隆基用頗為求懇的目光看向崔耕,道:“越王,你看呢?”
崔耕心中暗想:我說什麼啊?看那意思就知道,根本就不想把江採萍怎麼樣。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誒!不對!我何必那麼好說話?現有的敲竹槓的機會,焉能錯過?前些日子李晟的事兒,可是前車之鑑啊!
想到這裡,崔耕面色一沉,道:“哦?這麼說,那季雲就是陛下的小舅子了?你的小舅子殺害郭老將軍,又差點殺死安波注老爺子,誰知道那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朝廷的意思呢?”
李隆基的面色有些尷尬,道:“那絕對是季雲自己的意思。此人居心叵測,要破壞朕和越王之間的關係,越王萬不可陷入他的圈套,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啊。”
崔耕眉毛一挑,道:“話雖如此,但是,若本王將此事輕輕放過。知道的是我以大局為重,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怕了陛下,連救命恩人的死都不敢作聲,這讓本王的面子往哪擱?”
李隆基多聰明啊,聽到這裡,就大概猜到了崔耕的心思。
他暗鬆了一口氣,道:“咱們開啟天窗說亮話吧,但不知越王想從朕這得到什麼補償?”
崔耕道:“陛下可還記得微臣曾經提出過的建議,任命李光弼和張巡為東西兩座受降城的主將嗎?”
他也只能提出這個要求,若是要二人領兵,想必就會超出李隆基的底線,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這麼嘛……”
李隆基沉吟半晌,終於點頭,道:“好,就依越王所言,李光弼和張巡為東西兩座受降城鎮守使,負責兩座城池的防禦事宜。”
“謝陛下。”
崔耕這才轉回正題,道:“依微臣看來,此事的真相是:季雲並非賊子的本名,他為了禍亂我大唐江山,尋一美女江採萍獻於陛下,以打入我大唐朝廷的內部。所以,江小娘子只是一個引子罷了,身不由己,並無多少罪責,還請陛下法外開恩!”
“越王說得好,採萍懂什麼?她已經全跟朕說了,她本是嶺南莆田女,父親江仲遜,乃是當地有名的儒醫,也是好人家的女兒。是那季雲派人將她擄走,威逼利誘之下,她不敢不從,也是受害者啊。”
“所以,陛下只要派人搜查季雲的下落即可,您如何處置江小娘子,微臣不敢置喙。”
“越王所言甚是。來人,傳朕的旨意,全城大搜,捉拿季雲。”
“遵旨。”
有小宦官領命而去。
二人做好了利益交換,此事就算暫時告一段落,崔耕準備起身告辭。
但李隆基卻道:“越王……這個……這個……”
崔耕奇怪道:“陛下您還有什麼事兒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