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隆基現在是真委屈。
他心中暗想:從動機上講,郭元振和自己有仇,還派人刺殺了自己。自己完全有可能,命人暗殺了他,永絕後患。
從能力上講,這裡是自己的地盤,郭元振昨晚回到家中,有能力知道此事並且對郭元振痛下殺手的人非常少,自己就是其中一個。
從證據上講,郭元振臨死之前寫了一個“李”字,自己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但是,這事兒確確實實不是自己乾的啊!為了證明自己心中沒鬼,也只得對不住李晟了。
李晟如今已經被五花大綁起來,慨然道:“李某人早就有取死之由,越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某絕無怨言。但臨死之前,我要宣告,郭老將軍之死,絕對和李某人無關。”
“你……”
鏘涼
崔耕抽出隨身的配劍,衝著李晟左瞅右瞧。
有那麼一瞬間,他真想趁機把李晟宰了,一是發洩現在心中那股子邪火,二是報當初崔初九之仇。
不過,最終理智還是壓倒了情緒。
崔耕明白,兇手不是李晟。李晟和自己無怨無仇,之所以與自己為敵,只是雙方立場不同罷了。從個人品德來講,李晟堪稱完美,絕不可能做這等鬼祟之事。
事實上,這次行刺李隆基之後,郭元振已經毫無力量。就是李隆基自己,也會以大局為重,不可能冒著與自己決裂的風險,刺殺一個絲毫構不成威脅的人。
既然如此
哈哈哈!
忽然間,崔耕朗聲大笑,往前一進步,將李晟身上的繩索斬斷,道:“李將軍何出此言?本王信你!”
李晟眼圈泛紅,有些哽咽道:“越王您……”
“我信李將軍,你絕對與此案無關。”
說著話,崔耕看向李隆基道:“李將軍在中受降城的職司,沒免了吧?”
李隆基道:“當然沒有。越王的意思是……”
“還請陛下趕緊命李晟將軍前去上任。”崔耕深吸了一口氣,道:“如果說擄掠高小娘子,賊子的目的難以斷定的話。那今日行刺郭將軍的案子,他們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們就是要讓我大唐生亂,好從中漁利。而能夠漁利的地方,唯有三座受降城。”
李隆基道:“越王的意思是,這幾個案子都是扶桑人乾的?”
崔耕道:“不管是不是扶桑人,但只要受降城穩住了,我大唐江山就穩如泰山。賊子什麼陰謀都發動不了。”
李隆基點頭道:“確實如此。李晟愛卿,你速速前往中受降城統領全城兵馬,不得有誤。”
“遵旨!”
李晟領命而去。
崔耕繼續道:“從郭將軍的案子來看,賊子越來越猖狂,恐怕發動在即了。微臣有兩個計劃,還請陛下務必應允。”
“越王請講。”
“其一,朔方軍人數最多的時候有四十萬,現在僅僅六萬,請陛下再給朔方軍增加六萬人。”
“這個嘛……”
李隆基心中暗想,六萬人,你說得輕巧!如今朕的兵馬要防備你,要防備回紇,從哪還能抽出六萬人呢?
若是新募軍隊,這又不是短期的駐紮。六萬精銳,人吃馬嚼,一年得多少錢啊?
他沉吟良久,才一咬牙一跺腳,道:“好,六萬就六萬。朕這就想辦法,給朔方軍增加六萬人。越王還有什麼其他的計劃?”
崔耕道:“中受降城有李晟鎮守,微臣非常放心。但是,還有東受降城和西受降城呢?微臣想向陛下推薦兩個人。”
“誰?”
“一個是李光弼,一個是張巡。”
在歷史記載中,李光弼擅守,多次以羸弱之兵,守城成功,是史思明的剋星。張巡更不必談,他守睢陽一役,千古流傳。
如果這兩個人分別守東受降城和西受降城的話,崔耕就算徹底放心了。
“張巡,李光弼?”李隆基卻微微搖頭,道:“如果朕沒記錯的話,這兩個人都是越王的人吧?你難道想讓朕割讓這兩座受降城給你?”
崔耕道:“當然不是。等過個一年半載的,把這幾個案子查明白了,微臣的兵馬就可以撤出。”
王在一旁插話道:“怕只怕這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啊!越王千歲,你若想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朝廷兩座城池割走,還是死了這份心吧。”
李隆基也道:“並非朕不信越王,而是此舉太過驚世駭俗,朕無法對朝臣們交代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