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4章 時來運速轉,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晟連連搖頭,道:“不,不,不,陛下誤會了。末將之所以說這事兒,一個是話說到這兒了,不得不提。另外一個是,為了避免因為了末將的區區性命,朝廷和嶺南道大起紛爭,不敢不提。還有一點,就是……”
“什麼?”
“陛下請想,末將誤殺崔初九在前,打死閻麟之在後。如果我有意苟全性命的話。那豈不該誤殺崔初九之後,就浪跡天涯了麼?又何必來長安自投羅網呢?”
“有道理啊!”李隆基聞聽此言,心頭大震,長身而起,嘆道:“李愛卿真忠臣也,朕之前真是誤會你了!”
不怪李隆基如此激動,關鍵是種種陰差陽錯之下,貌似李晟受了太大的委屈。
當初,李晟誤殺崔初九的事兒,他之前沒跟王提。李晟的打算是,自己把回紇陰謀的事兒,向朝廷講明之後,就回嶺南道領罪。
王自然不知道此事,在甘露殿內,被裴光庭和李林甫等人懟了個暈頭轉向,甚至被迫放棄了明面上對李晟的支援。就是李隆基都覺得,此事是王和李晟理虧。
然而,李林甫、裴光庭等人立論的前提,就是李晟、王能從說謊中得到好處。
現在看來,李晟難免一死,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處,他們的指責自然不攻自破。
李隆基心中暗想,若李晟不想死,他跟本就應該不回長安,直接在民間隱姓埋名,了此餘生。然而,人家為了告知朝廷回紇人的陰謀,義無反顧地回來了!這種情況下懷疑人家說謊,還有良心嗎?
剛才朕還懷疑,人家是為了多活幾天,故意拿越王來壓朕,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一時間,感動、愧疚、喜歡的心情,同時湧上了李隆基的心頭。
感動,是李晟對朝廷如此之忠誠。
愧疚,是因為李隆基誤會了李晟!
至於喜歡,是因為李晟不僅僅如此符合李隆基的審美觀,還如此給他面子,如此和他志趣相投,如此忠心!
這樣好的臣子,上哪找去啊?
他往四下裡看了一圈兒,沉聲道:“諸位愛卿,現在誰還以為,李晟是為了免死,才謊稱了回紇人的陰謀,甚至於穿了今天這身衣服的?”
李林甫趕緊拽了下裴光庭,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如今看來,李將軍忠義無雙,實在是我大唐臣子的楷模。”
反正李晟必死無疑,裴光庭也不願意和李隆基死磕,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
源乾曜和李希烈自然也沒啥意見,齊聲道:“李將軍真忠臣也,往昔所言,定當句句屬實。”
王趁機嘆了口氣,道:“李將軍如此忠臣,過幾日卻要魂歸天外,實在是可憐、可嘆啊!”
李隆基也不想失去李晟,但話說回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李晟也其實沒有什麼無可赦之道。
他看向李晟道:“李愛卿,你誤殺了崔初九,即便朕願意為你求情,恐怕越王那邊也難以通融。呃……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心願未了,朕一定盡力為你辦到。”
李晟微微搖頭,道:“只要陛下信任微臣拼死帶回來的情報,微臣就心滿意足了。不過麼……若陛下答應微臣一件事,微臣會更加高興。”
李隆基頗感興趣的道:“什麼事?”
李晟和王對視了一眼,道:“微臣一直仰慕陛下的才情,可惜官微職淺,一直未能目睹天顏。如今我請為陛下的千牛備身,保護陛下。若過幾日越王的公文到了,您再把我交給越王不遲。”
所謂千牛備身,換成通俗一點的詞兒,就是“高階御前帶刀護衛”。按朝廷制度,總共有十二名千牛備身,輪班保護皇帝的安全。一般情況下,李隆基身邊是有四到六名千牛備身,秩六品。
別看千牛備身品級不高,但整天在皇帝面前晃悠,真是想不發達都難。
但要想成為千牛備身,就很不容易了。
首先,該人的父兄得是朝廷三品以上的高官。
其次,該人的年紀在十一到十四歲之間。
其三,該人得經過嚴格的考核,心性、武力、文才都交代得過去,才能獲得這個職司。
完全可以說,李晟除了第三條外,完全不符合。
王之所以要李晟求得這個職司,為的就是讓他和李隆基加深感情。
說到底,李晟殺崔初九是誤殺,依律不當死。只因崔初九和崔耕的特殊關係,人們才認為他必死無疑。
那麼,李隆基能否把李晟保下來呢?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