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耗光國庫,也在所不惜。這種文章竟然成了狀元的文章,您想想,眾士子們能信服嗎?能不聯想到您和鑑真大師的身上?”

“我……”

崔耕聽了吉備真備的話,真有點兒傻眼。

倒不是他不信任吉備真備的話,在歷史記載中,扶桑人的確在東大寺內建了這麼一尊佛像,也就是著名的奈良大佛。

此佛像高達十餘丈,用銅五百噸,黃金五千兩,各種材料無數,役使十萬人,耗時兩年的時間才完工。

為了建造奈良大佛,扶桑人不光是掏空了扶桑的國庫,還對農民加了重稅。

最終的結果,是造成了平城京內流民餓殍遍地,其他地區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橘諸兄的兒子橘奈良麻呂看到了便宜,起兵叛亂。雖然最終扶桑朝廷平定了橘奈良麻呂之亂,但也是元氣大傷。

當然了,那時的扶桑人修建奈良大佛,為的不是逼退自己,而是祈求佛祖保佑扶桑安定。

更深刻的原因,則是聖武天皇希望用這大佛,鎮壓長屋王的怨靈。

沒錯,就是為了“鎮壓怨靈”這麼荒謬的目的,扶桑人修建了勞民傷財的奈良大佛。

沒辦法,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扶桑人都有奇特的“怨靈”信仰,他們認為尊貴的人若死的冤枉,就會化身怨靈,給活人帶來重大的災難。

平城京的天花之劫,藤原四兄弟病死,就被很多人認為是長屋王的怨靈在作祟。

仔細想來,既然聖武天皇認為奈良大佛能保國泰民安。那麼,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覺得此佛能讓自己打消攻打扶桑的念頭,也挺符合邏輯的。

只是,在這種種陰差陽錯之下,最終竟變成了士子們要圍攻自己之局!

崔耕眉頭緊皺,氣急敗壞地道:“天皇要建大佛,關貧僧什麼事兒啊?不行,我得上報天皇,讓他……誒!”

忽地,崔耕心中一動,改口,道:“不對,我想起來了!其實,任由士子們圍攻貧僧,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