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一提俗曲,世人先帶上三分鄙薄之意。哪怕這俗曲文詞優美曲調動聽,但評審都是來自各州府縣衙有頭有臉的人物,誰會放下身段和顏面去承認?
於是乎崔耕又想到,既然如此,那就用一種新的藝術形勢,將這些俗曲串聯起來。
這種藝術形勢就是戲曲。
其實此時已經有戲曲的前身參軍戲了。
不過,參軍戲雖然有情節有唱腔,卻是以滑稽取樂為能,而且並無美女唱曲之事。
直到二十多年後,李隆基建梨園,從小教授俊美男女音樂表演,戲曲的雛形才會出現。
故後世的戲曲班子又稱梨園行,且拜唐玄宗李隆基為梨園祖師爺,又叫梨園神。
現在讓李雲鶯把一首首俗曲串聯起來,和其他妓子表演一場簡陋的“戲曲”,不僅能給評審們耳目一新之感,而且還能讓眾人暫時分神忘去俗曲格調不高這回事。
至於表演的曲目,崔耕都已經想好了,那就是曲詞華美的《西廂記》。
不過稍有改動,崔耕是按照《西廂記》的唐時原版《鶯鶯傳》來講述的,對張生最後始亂終棄的結局做了修改。
另外,女主也不能姓崔,甚至不能是出身於五姓七望的姓氏,要不然崔準得翻臉。
心中稍稍做了版本改動之後,說與三人聽。
三個人聽後面面相覷,既覺得崔耕的提議令人耳目一新,可行性極高,又擔心會不會太新潮了,最終世人接受不了以至弄巧成拙。
崔耕無奈地聳聳肩,攤攤手道:“本官已經使盡了渾身解術,要是還不行,也只能請李小娘子另作他途了。”
崔和鄭猶豫地看向李雲鶯,齊聲道:“李小娘子,你說呢?”
李雲鶯凝神細思了片刻,正色道:“妾身心意已決,就聽崔縣令的,還請兩位公子施以援手。”
鄭還是有些遲疑,道:“我們哥倆閒著也是閒著,當然沒問題。但是小娘子你,這一旦演砸了……”
“沒關係,妾身已經想好了。”
李雲鶯灑脫地笑了笑,道:“大不了不當這個官妓頭牌唄,也沒什麼了不起。風月行當,歷來便是新人換舊人,早晚會有那麼一天的。”
崔和鄭哥倆對視了一眼,應道:“李小娘子既能這麼想,那我們兄弟倆定當竭盡全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吾等共勉之。”
李雲鶯起身,肅然一拜,道:“謝過兩位公子。”
……
……
接下來就沒崔耕什麼事兒了。
離花魁大會只有不到半個月,時間緊急,李雲鶯向張潛請了假,連同幾個妓子,與崔鄭二人一起,專門排練《鶯鶯傳》。
時光似箭,轉眼就到了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江都縣衙,內宅。
“唉~~”
悠然喟嘆,透著遺憾!
想到今日就是花魁大會,無數美女在臺上爭奇鬥豔,自己卻沒有眼福一觀,崔耕不由得幽幽一嘆。
咣噹~~
正在這時,窗戶響動,一襲女裝的崔秀芳出現在他的面前,促狹道:“崔縣令何故長吁短嘆啊?莫非是想著花魁大會上的美人?”
“沒有……當然沒有。”崔耕口不應心。
崔秀芳白了他一眼,道:“得了吧,我還不知道你那點小心思?來吧,跟我走!”
“去哪?”
“當然是花魁大會了。”
“啊?”崔耕先是一喜,隨即滿臉失望之色地道:“別逗我了,沒有請柬咱就沒評審資格,進不去的。難不成你要我為了這點破事兒,去求張老頭?”
崔秀芳得意地笑了笑,道:“不用求張刺史,妾身已經安排好了,絕不騙你!”
“真的假的?”
崔耕將信將疑,隨崔秀芳出了縣衙,來到揚州城外。
好傢伙!
但見護城河上擠滿了密密麻麻地小船,百姓們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好不熱鬧。
難怪崔秀芳今天難得的一身女裝來見自己呢,她這身打扮在人群中並不算顯眼。
崔耕好奇地道:“你別跟我說,這些人都是去看花魁大賽的?”
“當然,如此盛會,揚州百姓豈能不去看熱鬧?”
“可…可他們…”
打死崔耕也不信這麼多百姓都得了請帖啊,不由問道:“什麼情況啊,沒請帖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