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麗競門就少賣一點。再這樣下去倆月,麗競門一年就得沒收入,那還得了?
於是乎,他趕緊上書武則天,要求儘快查辦此案,並且撒謊說,有達官貴戚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將秘方從崔耕和李善的作坊裡搞到手。這種朝廷高~官挖國家牆角的行為,必須嚴格制止!
武則天問,具體怎麼辦呢?
來俊臣就出了個主意,派遣陛下的心腹之人帶一支人馬,不動用地方官府的勢力,直接下江南,搗毀民間的糖作坊並嚴查此案。
……
這才有了武壯的揚州之行。
這個高規格其實防的不是崔耕,而是某些高~官,或者武則天的親戚。
若是他們從崔耕的作坊裡得了糖霜秘方,那以後可就有的跟麗競門扯皮了。
至於為什麼派武壯率隊下揚州,跟來俊臣也有些瓜葛。
八年前,武則天廢了李顯的皇位,天下洶洶,李承業起兵造反,宮內的太監也有與之勾結的,對武則天進行了一場刺殺。
那時候身為太監的武壯挺身而出,替武則天擋了一刀。為嘉獎其功勞,武則天破例封他做了千牛衛中郎將。
武壯沒啥才幹,做這個官的主要工作,還是貼身保護武則天的安全。
來俊臣明白,如果推薦自己的人,武則天肯定會疑心,於是舉薦了這麼一個表面上不屬於任何勢力的人。
但這都是表象,實際上麗競門找著了武壯多年前失散的親哥哥,多有照顧,雙方還是有幾分香火情的。
既然上官婉兒都放棄崔耕了,武壯也不介意幫來俊臣一個忙,把這件事做成一樁鐵案。
為了謹慎起見,他決定先捉拿李善和崔秀芳再說,然後再讓他們攀咬崔耕。
不過,現在聽了崔耕與武攸緒有鐵一般的哥們交情之後,他心裡也小小慫了一把,他琢磨,一個六品縣令哪來的那麼大膽子,敢偷屬於朝廷秘方,然後自己斂財?這事兒一查就露餡,他這不是腦子有坑嗎?
既然他跟安平王交好,該不會這個案子,幕後操作者是安平王武攸緒?
雖說安平王一心修道對世俗之物沒什麼興趣,但是燒丹鍊汞可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錢都不夠花的。所以安平王才會對糖霜的暴利動了心思?雜家要是動了崔耕,會不會被安平王記恨上?
武壯雖然想還來俊臣的人情,但還真不願意為此得罪武攸緒,思前想後一番之後,問道:“不知崔縣令對這個案子有什麼看法?”
“下官官微職小,能有什麼看法?”崔耕道,“只是李善在揚州薄有名望,乃是當世大儒,當年門下學生不知凡幾。若是這麼不明不白地就被帶走了,恐怕與朝廷的名聲有礙。所以……”
“所以什麼?”
“能不能讓安平王做個見證,就在揚州審理此案。”
武壯唔了一聲,意味深長道:“作見證的光有安平王是不是少了點?要不加上崔縣令?”
“故所願者,不敢請爾!”
“好吧,就如你所願。”
崔耕聽了這話,就是渾身一陣放鬆。
他明白,不管武攸緒是不是真心向著自己,只要往那一坐,就是一個強烈的威懾。
當即,他和武壯一起,來到了揚州刺史府。
別看武攸緒身兼多職,但最重要的官職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不過他認為揚州大都督府殺伐之氣太重,不適合修道,所以就一直在揚州刺史府辦公。
聽說朝廷欽使到了,武攸緒趕緊出門相迎。
他一見崔耕也隨同而來,微微一愣,笑道:“崔縣令還真是交遊廣闊啊,難道你與武公公也有交情?”
“這個……”崔耕一陣苦笑,道:“王爺您誤會了,武公公這次來,恐怕是要查辦下官的。”
現在就沒必要藏著掖著的了,雙方都心知肚明。
武攸緒對崔耕的印象一直不錯,樂道:“禁屠令的事兒不是過去了嗎?還能有什麼案子?武公公,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武壯一聽,得!這還沒怎麼著呢,人家安平王就說誤會了,明顯就是在護短啊!看來姓崔的縣令還真沒撒謊,他倆這交情,槓槓的!
他不敢託大,恭敬地回道:“是不是誤會,雜家也說不好,不如安平王您先聽聽這個案子?”
接著,他將事情的經過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待得武攸緒聽完,眉頭已然緊鎖,沉聲道:“崔縣令,你若真是闖下如此大禍,本王也救不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