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雲鶯微微一愣,道:“當日在楊思孃家,崔縣令犯了禁屠令的事兒,她就是孟神爽的同謀。”
崔耕道:“真的是她?我當初也曾懷疑過她,不過孟神爽當著我的面,可是實實在在地打了她一個耳光啊。”
李雲鶯俏皮地翻了個白眼兒,道:“夜宴那晚,妾身不是也讓你打我一個耳光呢嗎?那又能說明什麼?”
“原來如此。”
私犯禁屠令被抓現行這事兒,他的確懷疑過薛盼盼幫孟神爽給自己下套,又是羊肉又是鮮魚的,都尼瑪現成的。
不過後來孟神爽打了薛盼盼一巴掌,藉以撇清兩人關係,後來又諸般事情紛至沓來,他也就慢慢忘了這茬了。
崔耕點了點頭,道:“不再說她!小娘子這番恩情本官記下了。以後若有用得著本官的地方,崔某定當盡心竭力。”
“這可是崔縣令自己說的,妾身現在還真有一件事兒……”
花魁大會主要是各地官妓的比拼,事關官府的臉面,紛紛要求屬下的妓子全力以赴。
身為揚州官妓頭牌的李雲鶯自然也是壓力山大。
上次她在夜宴上說錯了話,後來在老刺史張潛的照拂下,才勉強保住了位置。
這次要是在花魁大會上掉了鏈子,那可就真的會被新人取而代之了。
所以,李雲鶯今日約見崔耕,也是希望他能給她寫幾首新詩,好在花魁大會上力壓群芳。
崔耕想了一下,問道:“這次其他州府的青~樓女子,也請了詩人寫新詩?”
“是的哩。”李雲鶯連連點頭,道:“聽說她們請了不少名流雅士寫詩,其中就有陳子昂,盧照鄰,賀知章,楊炯……”
擦!
這麼多牛人!
初唐四傑就佔了倆。
另外,自己的好兄弟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光耀千古;賀知章的《詠柳》,更是人盡皆知!
想超過這幾個人,談何容易?
關鍵是他不能食言而肥啊!
崔耕微微皺眉,說了自己的無奈:“本官當日在夜宴上,說了不能給你寫詩。現在卻出爾反爾,不好吧?若是讓孟神爽知道本官替你作了詩,你就不怕他……”
“崔縣令不必擔心。”李雲鶯莞爾一笑,道:“只要詩好就行了,妾身就說是您這倆兄弟寫的。麗競門再霸道,也不能不準妾身與他們往來吧?”
崔耕想想也是,諸葛三兄弟還分侍魏蜀吳呢,一個妓子你還能指望她有多少節操?
他當時就要點頭同意。
不過,一直沒開口的崔卻忽然連連擺手,道:“不成!絕對不成!我們哥倆絕對不能攙和這事兒!”
“為啥?”
崔道:“大哥你怎麼忘了?我們倆是瞞著家裡偷偷來揚州的。萬一讓家裡知道我倆偷摸跑揚州來風花雪月,還給妓子作詩,我們家裡的那些老頑固還不生吞活剝了我們哥倆啊?”
鄭也是拼命地點頭,連連稱對。
李雲鶯一聽頗為古怪,問道:“你們不是崔縣令的……”
“兄弟是不假,不過非親兄弟!”
崔和鄭老臉一紅,承認了之前的欺瞞。
李雲鶯傻眼了,急道:“那……那可怎麼辦?”
崔耕見狀很鄙視地看了那哥倆一眼,安慰起李雲鶯道:“小娘子彆著急,容本官想想。”
很快,他便想到了一個主意。
在這個時代,作詩乃揚名立腕兒,留名千古的美事兒,所以向來是沒人會隱姓埋名的。但是,若不是作詩呢?這世上還有一種體裁,但凡有點身份的人,永遠都不會承認是自己寫的。
那就是俗曲。
詩也罷,俗曲也罷,都是給人唱的。其實從本質上講,俗曲比詩更適合青~樓女子演唱。
只是因為這年頭寫詩的都是高雅之士,俗曲難登大雅之堂,所以但凡愛惜名聲之輩都不願去沾惹。
直到二十年後,唐玄宗登基,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整理民間俗曲,製出了教坊曲,為俗曲正名。
教坊曲就是“詞”的前身。
從那以後,有越來越多的高人參與到教坊曲的創作中。這種文學形勢逐漸發揚光大,直到形成了“宋詞”的輝煌。
所以,現在可以寫幾首俗曲,讓李雲鶯來演唱。她完全可以不告訴人們這些俗曲的作者,也沒人會無聊的刨根問底。
讓崔耕寫俗曲,他肯定是玩不轉。
別忘了,現在連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