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衣錦還鄉來,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耕仔細觀瞧卻發現,陶文元臉上一點羨慕的表情都沒有,似乎還有點……幸災樂禍?

啥情況啊這是!

崔耕道:“老陶,別給我打馬虎眼,莫非這南海縣令還有什麼說道?”

“那能有什麼說道啊?”陶文元乾笑著,道:“南海縣的治所在廣州,嶺南道第一的繁華之地。能在那當縣令,可是一個大大的美差。”

擦!

老子明白了!

崔耕頓悟,南海縣令的治所在廣州,廣州刺史的治所在廣州,武三忠的治所也在廣州。

俗話說得好,一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在別的地方當縣令是百里侯,在廣州當縣令,城裡比陳子昂官職高的官員多了去了,他能管誰啊?就是個標準的受氣包,灰孫子。

最關鍵的是,陳子昂本身性情耿介,武三忠本身又不是東西,他接下來的日子能好過得了?

廣州離著清源有兩三千里,崔耕鞭長莫及,也只能把這份擔心暫且放在心裡,打算哪天拜託林知祥打聽打聽他的近況。

放開了陶文元,崔耕也不坐轎子了,命陳三和以及宋根海等人去武榮折衝都尉府(原清源縣衙)暫住,自己則騎著一匹快馬,直奔老宅。

噼裡啪啦~~

一陣爆竹齊鳴雷聲動。

崔耕剛到家門口,就被這陣勢給驚著了,險些驚了馬。

爆竹陣陣也就算算了,算是慶賀自己升官。

可眼前這兩排人是什麼意思?怎麼除了茂伯和初九以外,自己都不認識呢?

見崔耕下馬,茂伯趕緊帶著這些陌生臉孔一齊行禮,高聲道:“恭迎御史大人回府!”

崔耕上前將茂伯攙起,道:“都是一家人,茂伯太過多禮了,快快請起。”

同樣是崔耕,同樣是一聲“茂伯”,這次崔茂聽了,感覺跟以前大不一樣,高興得滿臉褶子都擠到後腦勺去了,顫顫巍巍地道:“繞著清源城打聽打聽,誰能得御史大人稱一聲“伯”啊,有二郎這句話,老奴今天就是死了,也算是值了。”

崔耕怕他再煽情催淚,低聲岔開話,問道:“我這幾個月沒回家,乍一眼看去,咱們家怎得突然多了這麼多的生面孔?府裡新招的僕役?咱家哪用得了這麼些人啊,二孃和繡繡嫂嫂委實有些鋪張浪費了啊!”

“都是借的。”徐茂解釋道:“御史回家,就老奴和初九出來迎接那不太寒酸了嗎?這些人都是從別處借來的,給你撐撐場子。”

“呃……”崔耕不由得一陣無語,道:“至於嗎?”

“當然至於,就這還是老奴攔著呢,要不然,二夫人非要借滿一百人不可!”

借一百人來充人頭擺排場?

二孃要瘋啊?

崔耕搖頭道:“我那二孃啊,這性子一點沒變,還是茂伯穩重。”

可這剛一誇,茂伯卻是憂心忡忡道:“二郎莫要誤會!老奴主要是擔心咱這巷子太窄擺不開。二郎啊,你當了御史,咱們崔家就不是一般人家了,這次是借人,以後就得自己置辦起來。要不然,丟了崔家的臉面事小,損了你的官威怎麼辦?”

“……”

這回崔耕徹底無語了。

不過,這他也懶得解釋,官威和家裡迎接的人員多少沒啥關係。

百姓們對於官員的想象是一套一套的,雖然不至於是皇帝的金扁擔,但荒謬絕倫之處很有不少。

真辯起來,還真不一定說服得了茂伯,又何必惹老人家不開心呢?

於是,他交代茂伯趕緊把該發的賞錢發了,散了借來的夥計們,自己則邁步進門。

還沒走到堂屋呢,呼啦啦,一群人就迎了出來。

崔耕看著暗暗納悶。

二孃、嫂嫂蘇繡繡就不用說了,她們沒有出門迎接自己的道理,肯定早已等候多時。

在臨去泉州換防前,蘇大郎已經被放出了軍營,去聚豐隆銀號幫忙,在這裡也不奇怪。

怎麼應該宅在莆田縣城的老親家蘇有田也來了?

似乎看出了崔耕的疑惑,蘇有田滿臉賠笑走了過來,道:“二郎啊,我這次來,是求你寫幾個字兒。”

崔耕疑惑道:“要寫字還用得著專門找我?嫂嫂的字兒不比我強的多?”

蘇有田連連搖頭,頗為不以為然地道:“不一樣,你和她的字兒完全不一樣,用場不同。”

崔耕估摸著,蘇有田可能是想借機顯擺和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