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源城,聚豐隆銀號。
“嬋兒,你這是幹什麼?放下!趕緊給我放下!”
曹天焦回到聚豐隆銀號,剛一上樓,就見曹月嬋俏生生地站在窗邊,正拿著一把剪刀,衝著自己的滿頭青絲比劃著。
老曹頭直接嚇尿了,趕緊厲聲阻止。
曹月嬋眼中的戲謔之色一閃而逝,伸出白玉似地小手捂著眼睛,抽泣道:“幹什麼?今天女兒都被作踐死了,好像非他崔二郎不嫁似的。女兒今後沒臉見人了,這就出家做姑子去!”
曹天焦心裡苦啊,氣急敗壞地道:“你這丫頭怎麼就這麼不讓人省心呢?我那是作踐你嗎?那是為你鋪路。”
曹月嬋堅定道:“鋪路?不需要!我不要出嫁!”
“唉,我說你這丫頭怎麼就不明白呢?”
曹天焦拉了一把胡凳坐下,苦口婆心勸道:“你要想明白,這樁婚事,不是崔二郎求著咱們家,是咱們家求人家。現在不把婚事定下來,再過兩年,崔二郎再高升一步,你就算想嫁,崔二郎也願娶你,但朝廷律法卻不允許了。”
大唐的律法,一方面規定了官員的特權,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他們殘害百姓,給出了很多限制。
其中一條就是,官員不能和自己管轄範圍內的部署以及百姓通婚,這個婚,既包括娶妻也包括納妾。
當然了,如果當上一地官員之前,雙方就已經訂婚了,就不在限制之列。
有這條法律在,就有效的防止了官員們仗著特權,在轄區被欺男霸女。
崔耕現在可以和曹月嬋訂婚,是因為他的嶺南道肅政使是個臨時差遣,從本質上講,他屬於京官。
至於當初賀旭想納蘇繡繡為妾的事兒,自然又另當別論,因為這個官指的是縣令及以上品秩的官員,他一個縣尉還不夠格。
要不然,低階官員大都是本鄉本土的,限制太多,人家也沒法成親了。
大唐律法實際上是考慮的既周到又頗為人性化。
曹月嬋可不是一般女子,他師從本地宿儒佟本善,既熟讀詩書,也粗通大唐律,當然明白曹天焦這話的意思。
“爹,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怎得聽風便是雨?”
曹月嬋將手中剪刀緩緩放下,糾正道:“大唐律的確是有此一說。但主政官員不得任本籍州縣官,這條您總該曉得吧?崔二郎他若是再升遷,是不可能繼續留泉州任職的。當初的清源縣令胡澤義是本籍人氏嗎?還有現任的武榮縣令劉幽求,泉州刺史馮樸老大人,他們都是本籍人氏嗎?所以說吶,您這是替崔二郎杞人憂天了。”
“對啊!”
曹天焦撓了撓腦袋,經曹月嬋這麼一點醒,當場醒悟過來,喜道:“沒錯沒錯,將來崔二郎升遷必然外調,就不會再留在本地為官,到時你倆就不算本轄通婚啦,哈哈,還是嬋兒你看得遠想得周全。咦?不對!”
老曹同志瞬間雙眼鋥亮,滿臉褶笑道:“你這丫頭,自己個兒都想到這兒,還敢說對崔二郎沒意思?我說丫頭,你都老大不小的了,還拿什麼喬啊。哪天崔二郎來了,跟人家好好說說,早點把這事兒……”
“我才不要!”
曹月嬋急的跺腳,又將剪刀重新拿了起來,羞憤道:“爹,您要是再說這事兒,女兒可就真剪下去了。總而言之,總而言之……這兩年,女兒要好好地經營聚豐隆,不考慮別的!”
見女兒如此態度堅決,老曹真是沒轍兒了,只得幽幽一嘆,道:“我的傻閨女,兩年?恐怕過不了一年,想嫁給崔二郎的女子都能繞清源城排兩圈,還能輪的上你?唉,我這當爹的算是盡力了,兒孫自有兒孫服,管不了那麼多嘍!”
……
另一邊,醉仙居內,劉幽求也在為崔耕的婚事盡心盡力著。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縣令把酒杯放下,笑意吟吟道:“怎麼樣?崔御史考慮清楚沒有?若是沒什麼合適的,不如就把這事兒交給本官去辦?”
曹月嬋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至於公孫幼娘,人家遠在長安不說,還是個歌姬,這身份上就更加不靠譜了。
崔耕見著劉幽求這麼熱心,貌似他倆的交情還沒到這麼上杆子幫忙張羅婚事的份兒上啊,他不免問道:“劉縣令這麼費心地幫我張羅這事兒,真不怕引火燒身,遭了武三忠的報復?”
“怕甚?本縣幫你張羅的這戶人家,他可不是一般人,那是……”
篤篤篤~~
正在這時,忽然傳來了陣陣敲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