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扶桑有靖難,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現在火燒眉毛了,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你們李家和武家殘殺,可別賴在我們地方官的身上。捉住一個謀反的李氏皇族,算不算大功一件?至不濟,也能功過相抵了吧?
馮樸聽完了眼前一亮,馬上就恢復了五品刺史的威嚴,臉上都泛起光來!
他輕咳一聲,迫不及待地張羅道:“事不宜遲,本官要當場審案!左右侍衛,去將李有悔帶過來,本官要把他的真實身份問個明白。”
其實,李有悔早就把他們剛才的對話聽明白了。
不待馮樸再問一次,他就主動交代道:“馮刺史,你們都猜錯了。小王原本不姓李,也不是什麼李氏宗親。”
崔耕心裡咯噔一下,不通道:“不可能!你不是皇族,那些人為什麼會說要為公主報仇?為什麼說你要爭皇位?莫非你是擔心和倭寇勾結的事情敗露,令李唐祖宗蒙羞?”
李有悔苦笑道:“在下的確是皇族,可不是大唐的皇族,諸位天朝上官且聽小王慢慢道來……”
原來,李有悔乃是扶桑天智天皇的長子,按照扶桑的風俗,他只有一個名字叫大友,沒有姓。
二十多年前,扶桑的皇位繼承製度,還是兄終弟及。就是哥哥死了,不是像大唐一樣,說皇帝駕崩,將皇位傳給長子嫡孫,而是傳給皇帝的弟弟。
所以,理應繼承皇位的,是大友皇子的親叔叔大海人皇子。
可是,這時候扶桑派去大唐的使者回來了,說人家天朝上國的皇位繼承製度,不是兄終弟及而是父子相繼。
這下子天智天皇的心眼可活泛起來了,對啊,兄弟哪有兒子親?至於理由?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學習大唐好榜樣啊!咱們什麼都學大唐,這皇位繼承製度更是非學不可!
本應繼承皇位的大海人皇子當時就怒了!
他和哥哥的大仇可不是這麼一樁。
先前,扶桑有個著名的歌姬叫額田王,人長得漂亮,歌唱的也好,大海人對她一見鍾情,立為王妃。
可成親沒幾天,天智天皇的旨意下來了,要把額田王納入自己的後宮。
大海人皇子說,哥啊,您這麼幹可不對,哪有搶自己兄弟媳婦兒的?
天智天皇說,你跟我計較這幹啥?我死了之後,這扶桑國都是你的。這樣吧,我現在就封你為皇太弟。
大海人皇子仔細一盤算,這事划得來,於是就忍了。
他當了二十年的綠毛龜,眼瞅著天智天皇就要不行了,自己既可以與額田王再續前緣,又能繼承皇位,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誰想到,晴天霹靂,天智天皇竟然搞了這一出!
好麼,本來屬於我的女人你玩了,本來屬於我的皇位你還要交給自己的兒子,叔可忍嫂不可忍!
就在天智天皇死後不久,大海人皇子發動了叛亂!
本應繼承父親皇位的大友皇子(李有悔)的確是廢渣,不到三個月,就被叔叔大海人皇子攻入京都,自立為天武天皇。
大友皇子則帶著忠心的部署們,如喪家犬般出逃,想辦法復國。
想來想去,扶桑都是天武天皇的爪牙是沒啥希望了,還是去天朝上國大唐吧,那裡應該有富國強兵之道。
這樣,一千多扶桑人,分批渡海而來,把真實身份隱去,進入各行各業,學習大唐的各項技藝。
為了掩人耳目,大友皇子以李有悔自稱,他的部署們則尊稱他為李大爺。
大友皇子在大唐蹉跎了十八年,雖然建立了一定的勢力,但用來複國顯然是不夠瞧的。
最終,他心灰意冷,來到泉州,準備帶著忠心的部署們隱居田園,了此殘生。
沒想到的是,某日他唯一的女兒到街上閒逛,去了自家產業名下的一家胡姬酒肆,卻被武良駒當作一名普通胡姬強搶入府中,凌虐致死。
大友皇子聞之震怒,殺女之仇不共戴天,這才有了當日的火燒武府之事。
雖然自己的手下莫名其妙地栽了,但大友皇子的這口氣可咽不下去,還在想辦法對付武良駒。
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被他等到了一個好機會。
武良駒和崔耕鬥法,“蝶戀花”春香作為臥底通風報信。而春香的手下中,就有一個大友皇子的人。
所以,崔耕知道的事情,大友皇子也知道。
一個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誕生了。
大友皇子打算的倒是挺好,先趁著泉州空虛,把武良駒殺死,再揮師前往刺桐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