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神藥救前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聞報,讓屋中諸人稍坐,趕緊起身隨茂伯一同出府迎接朝廷欽使。
崔府,府外。
這位欽使是位五十餘歲,面白無鬚的宦官,身上的肥肉顫顫巍巍,富態得很。
崔耕一見著這位宦官的陣勢,就有些失落了。
因為這位從天子帝都長安來的宦官,居然是孤身一人來清源城的,既沒有衛隊陪護,更沒有扈從隨行。
單槍匹馬來清源,呵呵,這位宦官的規格可有點低啊,可想而知他帶來的聖旨,應該也沒什麼含金量了。
不過再辨認出這位宦官的官袍之後,崔耕徹底懵圈傻眼了。
他生怕自己看錯了,下意識地眨巴了下眼睛,再認認真真地飛快瞟了一眼。
日,沒錯啊!
對方穿得就是一身淺緋的官袍。
依照唐律,官員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硃紅),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
官袍服淺緋,為五品。
眼前這位前來宣旨的宦官,竟…竟然官秩五品?
在那一瞬間的功夫,崔耕的腦子頓時放空,一片混沌……
對一個小小的七品御史進行升遷貶謫,朝廷用得著出動五品宦官嗎?這尼瑪是什麼節奏啊?
不過,很快他便回過神兒來,好歹跟前這位是五品的官員,自己把人晾在門口多時,可不是什麼待客之道。
於是乎,他趕緊上前見禮道:“下官參見欽使大人!”
“崔御史快快免禮,不必客氣哈!”不等他行完禮,就見那宦官亦是上前象徵性地攙扶住了崔耕的雙肩,非但沒有傳說中長安京官的優越感和倨傲,言語中居然還透著幾分討好的熱絡。
隨後,宦官主動介紹起自己來:“本官姓劉名伯求,今職司內侍省內給事一職。此次出京頒旨來清源,正由某家全權負責。”“來清源宣旨,崔御史叫某家劉四郎,或劉老四都成。
內侍省,是皇帝的內侍機構,管理宮廷內部事務,是唐代皇宮裡所有太監的統一機構組織,足有四五千太監。他們掌傳達詔旨,守禦宮門,灑掃內廷,內庫出納和照料皇帝的飲食起居等事務。
內侍省通常設內常侍六人,正五品下,通判內侍省所有事務。
設內給事十人,屈居內常侍之下,秩從五品下,掌承旨勞問,分判省事。
也就是說,眼前這位姓劉的內給事,在內侍省中的地位,極為顯赫,背不住還能在武則天跟前說上話,出上主意。
奶奶的,這級別絕對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啊!
……
崔耕自然不敢怠慢,又拱手抱拳,道:“原來是內給事大人!”
“哈哈,崔御史莫要這麼客氣!”儘管崔耕的禮數讓宦官很受用,但他還是謙笑著搖頭道,“某家未進宮前在家排行第四,崔御史稱某家一聲劉四郎,或劉老四就成!這一聲‘內給事大人’,可叫的有些生分了哈!”
我擦,叫的這麼親熱?
崔耕暗裡一愣,奶球,哥跟你也不熟啊!而且在你面前,哥不過是一個坐冷板凳的七品御史,犯的著這麼假客氣嗎?
當即乾笑一聲,道:“劉給事客氣了,下官不敢!”
“嗯?”
驀地,劉老四微微慍怒說:“崔御史莫非看不起某家這等身體殘缺之人,不配與崔御史稱兄道弟麼?”
崔耕一見之下,端得被鬧糊塗了!難道真不是假客氣?
他趕緊解釋道:“下官當然不是那個意思,只是您乃內侍省……”
“不是就好!犯不著如此虛頭八腦的!”劉伯求臉色再變,再次笑意迎人,打斷崔耕的解釋,說道:“既然如此,崔御史便喚老哥一聲劉老四聽聽。”
“呃,好吧!”
崔耕摸不清對方的路數,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說道:“那下官就稱您劉四郎吧?”
稱呼別人某某郎,其實是個尊稱或者愛稱。原本這個稱呼,是家裡的親人或者家裡的奴僕,稱呼男主人的。
後來推而廣之,幾乎在社會上叫開了,暗含的意思是:我跟您家的奴僕那麼稱呼您,對您非常尊重。
叫的多了也就不值錢了,到了現在,某某郎只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稱呼。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叫法還是有著幾分尊敬對方的意思在裡面。
劉伯求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這還差不多。來而不往非禮也。那某家以後也就叫你一聲二郎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