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牽扯到孟神爽?這不就又跟麗競門有關係了?
說實話,武攸緒不貪戀權勢,不愛爭權奪利,不愛理會朝政,更不喜歡與朝中任何一個勢力有所瓜葛和撕逼!
尤其是來俊臣和麗競門這種專門打小報,玩構陷迫害的勢力,他寧願在府中睡大覺,都不愛沾惹上半分。
所以,聽著崔耕這話,他第一反應是想要拒絕。
不過他見崔耕剛上任,就替揚州百姓接二連三辦了幾件漂亮事兒,這小縣令年紀輕輕還是頗對自己脾氣的,不忍直拒啊!
隨即,他端起杯盞淺酌一口,淡淡道:“崔縣令有什麼事,不妨說來聽聽,本王量力而行!”
顯然,武攸緒不想把話沒說死。
崔耕微微一躬身,道:“下官和麗競門的恩怨,想必王爺也清楚。當初孟神爽為了敗壞微臣的名聲,散佈了不少謠言……”
這幾天在宋理明的暗中推波助瀾下,謠言滿天飛啊,崔耕都快成了整個淮南道的笑柄了。武攸緒儘管對俗務沒什麼興趣,還真聽說了此事。
“哈哈~~”
武攸緒笑著打斷道:“本王略有所耳聞啊,當時本王還納悶,崔縣令不過江都縣令,而且還是初來上任。怎麼就敢四處誇下海口,保證短時間內解了整個淮南道的饑荒之急!原來是孟神爽在故意編排你啊!”
“可不嘛。”
崔耕繼續道:“不過好在這大雨過後旱情可以稍緩了,而且今天四郎大兄又送來陛下的聖旨,禁屠的口子也可以開開了,百姓們總算可以開肉禁稍解饑荒之急了。下官倒是不在乎孟神爽這些流言蜚語,這狗賊不過是想削弱抹黑下官的名聲罷了!但既然陛下的旨意都下來了,還請王爺以淮南道安撫使的名義,發一道行文至淮南道諸州府縣衙。”
“好,你且說說行文的內容,本王斟酌一二!”武攸緒道。
崔耕道:“呃,王爺只要將事情的經過簡要說一番,然後將陛下在聖旨中關於天下禁屠令所提到的‘朕禁屠宰,吉凶不預’一言,著重說上一番,我想各地州府縣衙的官員就都知道怎麼辦了!”
這行文內容一說,武攸緒就都明白崔耕的用意了。一來呢,的確是想透過聖旨,讓各地州府縣衙儘快開肉禁口子,讓百姓暫緩淮南道的糧荒之急。二來嘛,也是好讓淮南道的百姓知道,天子陛下能開肉禁口子,這都是全仰賴江都的崔縣令之功啊。若不是他被麗競門的賊人告了御狀,說不定陛下至今不會放寬鬆禁屠令的條件。
“朕禁屠宰,吉凶不預”這八個字,就是禁屠令的補丁!
武攸緒知道,補丁行文一出嶺南道各州府縣衙,不但替崔耕澄清了名聲,還會趁機替他狠狠刷上一波聲望。
當然,崔耕要求武攸緒替他發行文澄清,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因為行文一出,可就是狠狠扇了麗競門江南道總管孟神爽的臉面!
要知道,說崔耕犯禁屠令,將他告狀告到長安的是他孟神爽!在暗地裡推波助瀾,編排謠傳想要抹黑削弱崔耕聲望的還是他孟神爽!
可孟神爽的種種陷害,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成全了崔耕。
補丁行文一出,崔耕相信,孟神爽的臉肯定會被抽得腫腫。
“好,這事兒本王可以替你辦!”武攸緒將杯盞中殘酒一飲而盡,摸了下嘴唇,道,“崔縣令,你可是欠了本王一份人情啊!”
“多謝王爺成全!”崔耕心裡美翻。在他看來,像武攸緒這種不愛爭權奪利,閒雲野鶴的閒散王爺,最是讓武則天放心了。這種王爺多多親近,反而不會讓武則天忌憚,安全係數很高的。
至於欠人情這事兒,崔耕巴不得多欠幾份,反正欠著欠著,以後再跟武攸緒往來,也就理所當然了。
以後時間長了,若再有困難,就找安平王爺唄!
……
……
能和武攸緒搭上關係,對崔耕來說真是意外之喜。
接下來的幾天裡,崔耕陪著劉老四在揚州城轉了轉,採買了不少精細之物,至於付款的當然是他崔耕崔二郎。
最後,又送上一大筆儀程,才把這位四郎大兄給送走。
如今縣衙內的局面,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
崔縣令第一局幹上積威甚久的孟神爽,不僅贏了,而且贏得漂亮,連帶著孟神爽的靠山來俊臣,都受了陛下的警告。
這至少說明崔縣令有硬懟孟神爽的實力了吧?
今後大家都要在江都縣衙討生活,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