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番,再行宣旨?”
誰知那太監卻並不買賬,回道:“王爺之命,奴婢本應聽從。只是臨來之前,陛下特意交代,關係到天下禁屠大計,見人即宣旨,不得無故拖延。”
好吧~
武攸緒暗歎一聲可惜,崔縣令啊,本王是幫不了你了。一旦這聖旨在眾目睽睽之下,在孟神爽等人的面前宣讀出來,那旨意就算傳達,便要立即執行了。到時候想要挽回也難,君無戲言吶!
他本來還想將聖旨請回自己府邸中,再看看有什麼斡旋之法幫崔耕一把。現在看來,是無計可施了。
武攸緒只得輕嘆一聲,道:“行吧,公公請自便!”
此時已經雲收雨歇,那太監才從身後的包袱中,拿出一份聖旨,道:“江都縣令崔耕接旨!”
“微臣在!”
崔耕強打精神,按照禮儀跪倒在地。
聖旨一出,如天子親至,附近官員百姓乃至安平王武攸緒,皆跪。
崔秀芳也預感到不詳,趁機緊貼著崔耕跪下,低聲道:“奴家說話算話,皇帝真的下旨要你的命,我就護著你殺出去。我這條命是你救的,大不了再還給你也就是了。”
殺出去?
崔耕苦笑一聲,低聲警告道:“莫要胡來,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此時,那太監宣讀聖旨的聲音已經響起。
不過這份聖旨的內容就跟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實在是太長太長了。
先是從武則天如何誠信禮佛講起,又從多方位,各角度講述了禁屠令的偉大意義。
甚至還引用了幾個因為殺豬宰羊,遭了報應的佛經故事。
後來,又表彰了幾個禁屠令執行較好的州府,甚至點了當地主官的名字。
聽起來,這哪裡是給崔耕私犯禁屠令降罪的聖旨,完全就是一份關於天下禁屠令的總結報告嘛。
直到所有人跪得腿腳都有些麻木之際,聖旨中才終於提到了崔耕:“朕禁屠宰,吉凶不預。然卿為一地父母,縱是接風之宴,大災狎妓,亦有不妥。著罰俸三個月,欽此!”
啥?
罰……罰俸三個月?
這就是武則天親自下旨給自己降得罪?
不僅崔耕,在場所有聽了這道聖旨,上至武攸緒,中至孟神爽,下至周邊的吃瓜群眾,所有人都徹底懵圈了!
“朕禁屠宰,吉凶不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朕這屠宰令,也不是什麼情況下都要嚴格執行的,比如辦喜事和喪事就可以例外。所以,崔耕為這接風宴,殺了羊,宰了魚,完全不算違令。
但之前頒佈天下禁屠令的時候,沒說喜事喪事可以殺生待客啊。
這不是降罪聖旨,更像是臨時為禁屠令打的補丁啊!
至於懲罰崔耕的理由,竟然也不是私犯禁屠令殺生,而是以大災之年(揚州旱災),身為一縣父母官不應狎妓為理由,象徵性地給崔耕罰俸三個月!
媽的……孟神爽的臉都綠了!
咱大週六品官的俸祿,一個月是錢啊……兩貫錢!,三個月才六貫。
這點錢別說崔耕了,揚州隨便一戶人家,都不帶放在眼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武則天的親兒子忤怒了她的旨意,也是說宰就宰毫不客氣吧?
崔耕到底何德何能,得天子如此偏袒啊?
而且孟神爽還意識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因為崔耕私犯禁屠令這事兒,天子還親自為禁屠令打了個補丁,允許天下百姓在什麼情況下殺生。這尼瑪不是變相地幫崔耕又刷了一波聲望嗎?
若非是他,這禁屠令的補丁何時才會出來?
天底下人能吃上肉,他媽的,莫不成還要感激他?
猛地,孟神爽依稀想起當日宋理明給自己通風報信時,崔耕曾在楊四孃家酒後說過大話,說整個揚州及淮南道的百姓,都會為他感到高興。
如今因為他,禁屠令的補丁一出,天下人豈止是高興啊,簡直是對他感恩戴德啊!
難道這姓崔的未卜先知,早已預知吉凶禍福了?
孟神爽眼神突然閃落在坑穴墳塋的那堆楊氏白骨,想起他嗤之以鼻的冤魂託夢,因果迴圈之說,沒來由地,他打了個冷顫。
他良久無語,怔怔出神。
此時,太監宣讀完聖旨之後,親自上前攙扶起安平王,將腦袋上戴著的斗笠很是瀟灑地一摘,露出一張滿是討好的笑臉來,問道:“安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