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是放聲大哭,悲慟不已。
至此,張子瑞被殺一案就算真相大白,可以正式結案了。
秦氏兄弟、還有孫氏及霪僧,自然是交由南海縣衙的陳子昂來負責審理,儘管是誤殺,但秦氏兄弟還是殺了人,崔耕知道陳子昂那兒自有定論。
至於梁波,毒殺在前,雖然張子瑞沒有第一時間死在他的毒酒下,而是死在秦明理的菜刀下,但他又豈能逃脫?
謀殺未遂,卻是張子瑞致死的最大元兇。在法理上,他可能無需償命,但革職查辦是難逃的。
至於判一個流配三千里,還是判一個牢底坐穿,就看廣州刺史的判案結果了。
畢竟梁波曾是廣州折衝府都尉,陳子昂還是無權審他,還得廣州刺史來負責審理。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梁波這麼一進去,他在廣州城幹得那些醃事兒,外面那些百姓的狀紙會少得了?
再加上侯思止和崔耕暗中點撥過廣州刺史,他毒殺未遂的可是太原王氏的女婿哇,前已故宰相張大安的侄兒啊……廣州刺史焉能輕饒了他?
恐怕梁波之前心存的那點僥倖,最後也要化作失望了!
……
至於龍袍一案呢?
沒辦法,梁波不認,那就只能是武三忠自己扛了。
再者,龍袍是從他的府邸內宅搜出來的,梁波也說是受他指使的,加上他的七夫人願意轉為汙點人證。
恐怕,這口鍋,武三忠是背定了!
事實上,侯思止也打心底裡希望武三忠背下這口造反的鍋。
因為他知道,武三思、武承嗣和武三忠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若是外人攻擊一人,他們出於兔死狐悲的心裡,會一致對外。
但是,如果有機會把武三忠這個潛在皇位的競爭對手除掉,武三思和武承嗣也是非常樂見其成的。
現在是武三忠自己作死,竟然連太子都看不上了,想一步登天當皇上,這二武又如何能忍?
侯思止如今替二武拔了武三忠這顆釘子,立下了如此大功,就算徹底打通了二武的門路。有他們照拂,倒也不是一定要窩在嶺南,躲避長安的那股子風波了。
至於崔耕自己,當然更是希望武三忠死的越乾淨越好。
於是,二人這次這次同仇敵愾,並肩作戰起來。決定先派人把武三忠軟禁起來,再聯名寫一道奏摺,八百里加急,送到長安城,請朝廷定奪。
物證充足,再加上武三忠和武承嗣在一旁使勁,至此武三忠的命運就再難更改。
若是武三忠到了長安堅決不認罪,這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雖然周興索元禮等酷吏大佬被殺的殺流的流,但是酷吏中的第一人來俊臣還在。
象武三忠這樣的,人家見得多啦,為了讓他們招供,光發明的刑具就有幾十種,甚至和索元禮一起編了誣告聖典《羅織經》。
武三忠想挺過這一關去,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所以二人毫不擔心。
這兩個案子從中午審到當天晚上子時,才算完全審理明白。
結完案,侯思止伸了個懶腰,打著哈欠道:“好了,大功告成,本官在嶺南道的差事就算辦的差不多啦。至於賈仁義和陳元光的案子,崔御史完全不用擔心。本官在長安的手藝還沒落下呢,到時候肯定想讓賈仁義怎麼招供,他就怎麼招供!”
在二堂上當著這麼多衙役和人犯就這麼說,侯思止也真夠肆無忌憚的。
崔耕心中一陣苦笑,模稜兩可地回答道:“多謝侯御史了,您明察秋毫,一定能為陳元光主持公道。”
侯思止笑著擺了擺手,道:“什麼謝不謝的,咱們倆誰跟誰啊?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本官就覺得二郎你這個人可交!”
崔耕不由暗哭,大哥,別扯我,我跟你這個酷吏能有個蛋交情?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我要真應了你這句話,傳揚出去,我的名聲豈不是臭了大街?
侯思止在朝野的名聲,可不比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的名聲要好聽到哪裡去。
好在侯思止見他沒回,也沒往心裡去,畢竟剛立大功心情正美,只聽他說道:“二郎啊,你這嶺南道肅政使職司只有一年,眼看著這都過了不半年了,不知你有什麼打算沒有?若是沒有,本官可以幫你打通二武兩位相爺的門路,只要捨得花錢,一年期滿混個五品官不成問題。”
崔耕婉拒道:“這個卑職可做不了主,此事還要聽上面的意思。”
“上面?”侯思止恍然大悟,道:“你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