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非三品官員,是沒有資格入相的。而同平章事這個職銜又有另外一個叫法,即同三品。意思是說,雖不到三品,但享受同三品待遇。

發明這個嗦又拗口頭銜之人並非別人,正是在已故的唐太宗李二陛下。

所以,現在狄仁傑雖為宰相班子的一員,實際上品秩是沒有達到三品的,只是政治待遇同三品而已。

現在好了,武后對著老兒子皇帝李旦和赴宴的所有臣工講,狄仁傑此番舉薦御酒有功,當賞!直接將她這個心愛的臣子擢升到了三品,即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授職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大光明入相!趁此機會,徹底地堵住了那些反對她的李唐老臣的嘴巴。

狄仁傑更是沒想到自己會因此擢升三品,以後在政事堂裡,再也不用看那幾個老宰相的面色了,不用天天被他們擠兌“雖無三品卻同三品”這種話了。

當然,他沒有忘記張柬之和董彥這兩人,當場表示,此番獻酒不敢貪功,趁機將張柬之和董彥也推了出來。

對於與張柬之,武后自然是非常有印象,那個大器晚成的七旬老縣丞嘛?還是哀家去年英才選拔時在殿試中圈定了他出任監察御史一職的,唔,這老頭應該也是哀家的人嘛。

對自己的嫡系,武后從不小氣,大手一揮,直接將張柬之從小小的監察御史任上連升好幾級,調出御史臺,直接到洛州赴任司馬去吧。

洛州是哪裡?就是大唐的東都,洛陽啊。

按照歷史軌跡,差不多再過幾個月,武后就要正式該唐為周,改元天授,登基稱帝了。稱帝之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遷都。遷哪裡?正是東都洛陽。

至於司馬一職是幹甚麼的。是洛州刺史的佐官,和長史各有司職。而洛州司馬主管的正是洛州的兵馬軍事。偏偏,洛州又屬於東都,洛州刺史一職是不實設的,而是由皇子或親王遙領虛授。所以洛州地界兒就是長史和司馬兩人真正主事。

洛州司馬,主東都一切兵馬軍事,品秩為從五品的朝議大夫。

想想,主管東都洛陽的兵馬軍事,而且這個東都在不遠的將來會變成真正的帝都,取長安而代之。

在武后的心腹們看來,武后對張柬之的這個封賞委實太重了,而且知道她圖謀的心腹們都知道,洛州司馬這個位置,非一般心腹臣子,不可能授予的。這些人不由暗暗豔羨,媽的,這個半隻腳都踏進棺材裡的老小子,看來要飛黃騰達了!

就連來俊臣和索元禮這兩個酷吏都躲在犄角旮旯裡暗暗羨慕嫉妒恨,尤其是索元禮,已經想辦法開始琢磨如何和張柬之說和了。因為前些日子張柬之參了他一本,他還跑到昇平坊,去張柬之家裡大鬧過一回。

至於董彥,他品秩太低,是沒資格來參加這次御宴的。不過狄仁傑和張柬之還是趁著武后高興之機,幫他爭取到了一個七品的宣德郎,授職龍溪縣令。

一場小小的獻酒風波,居然給三人鬧出了這麼大的官場機遇來。

不過這還沒完,反對武后的那批李唐老臣工們終於忍不住,集體跳出來大唱反調。

一個個義憤填膺,你妹的,不就小小獻上一回美酒嗎?居然要封賞這麼多人,而且還是武后你自己的人,我們不服!

立馬,一個個又開始“臣有本啟奏”“臣有話要講”“臣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云云,諫言武后不該如此草率等等。

武后見著有人這個時候跳出來給她添堵,自然心裡不痛快。當場一個小小眼神,她的馬前卒們紛紛跳將出來和李唐老臣們“據理力爭”,其中又以來俊臣和索元禮這兩貨跳的最兇。

最後,這兩人為了替武后出氣,為了要噁心那幫李唐老臣,竟然將木蘭春酒的發明者崔耕也故意拎出來,上言武后:“此人造酒有功,緣何沒有封賞?此等忠君愛國之士,也該封個官噹噹才是!”

其中一名叫魏元忠的李唐老臣氣得大罵:“一介商賈何德何能出仕?我大唐沒有這個先例!”

索元禮那雙藍眼睛滴溜溜一轉,辯道:“我聽說清源崔氏出自清河崔氏的旁支,祖上為躲避戰亂從北方遷到南方來的。而且據臣所知,清源崔氏祖上並非一開始就是商賈,而是做過前隋的大理寺正一職,且以善斷刑獄而出名。不過後來前隋朝局動盪,這才致仕遷徙至南方,最後才有了清源崔氏的旁支!”

這話一出,整個朝堂轟的一聲,炸開了。

不是因為清源崔氏的由來而議論,而是因為索元禮的膽大妄為滿口胡謅而底下竊竊私議。

清河崔氏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