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莊!
曹月嬋居然要轉型搞錢莊!
都說隔行隔層山,小娘皮這行業跨得還真夠遠的。
當然,錢莊這個行當在這個時代並不算稀奇,在春秋戰國時期,錢莊的雛形便出現了,到了唐宋得到了高速發展,明清時期更是達到了繁榮巔峰。現今唐永昌二年,不算泉州府轄下五縣,單論清源縣,私營的錢莊就有好幾家。不過唐朝市面上的錢莊,多數還是以典當質押為主,只有小部分實力雄厚的大錢莊兼做著吸儲放息、銀錢兌換等業務。
吸儲放息,顧名思義,將民間的富裕百姓人家或商戶手中的銀錢以低息的方式吸儲進來,然後再以高息的方式將這些銀錢放貸給急用錢的商人或有實力的大戶人家。低息吸儲再高息放貸,一吸一放間,賺取著中間的鉅額利潤。這是大錢莊的主要營收手段。而且,這個時代的百姓都不懂得投資理財,與其將銀錢埋在地裡藏著,更喜歡將閒置的銀錢存入有實力的大錢莊中,這樣不僅安全,更是錢能生錢得到一定的回報率。所以,現在的大錢莊在吸儲這塊,是相當受百姓歡迎的。
至於兌換業務,則是錢莊的另一個營收手段。在古代,銅幣一直都是市面上主要流通的貨幣,尤其是李唐開始,唐高祖廢五銖錢而鑄“開元通寶”銅幣伊始,歷朝歷代都開始沿用起通寶字樣鑄幣,並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後梁有“開平通寶”、南唐有“大唐通寶”、北宋有“太平通寶”,遼國有“重熙通寶”、金國有“大定通寶”、元朝有“至正通寶”、明朝有“洪武通寶”、清代有“康熙通寶”。
自此,通寶銅錢成了市面坊間最為主流的流通貨幣。
但是銅錢也有他的不足,便是小買小賣尚可,但是涉及到大宗交易,就暴露出它的先天不足來。如十個開元通寶銅錢便重達一兩,一貫銅錢就是一千枚銅錢,重達一百兩,不便於攜帶,更是安全性不足。這個時候,唯有將稀有流通貨幣金銀與銅錢進行掛鉤換算。
通常一貫(一千枚)錢可以兌換成白銀一兩,這樣不僅方便安全攜帶,更是給那些大宗交易的商賈們帶來了便捷。
同理,也不可能有人拿著一兩二兩的白銀去飯莊裡吃飯,以現今開元通寶的強大購買力,一頓飯吃完,客人如果用一錠白銀來結算的話,結賬找零的時候能把掌櫃的給折騰哭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錢莊的兌換業務就應運而生了。
錢莊利用自身強大的儲備能力,給客戶提供銀錢兌換,不僅可以見罕有流通在坊間的白銀兌換更方便消費的開元通寶銅錢,也可以將一大串一大串,一籮筐一籮筐的開元通寶銅錢兌換成若干兩便於攜帶的成錠白銀,而錢莊僅僅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和時價差額。
不過後面兩種業務只有實力雄厚的大錢莊,方能去做。
在清源縣,這樣的大錢莊他就見過一家,就是城東的天順錢莊。這個錢莊的主人姓吳,是清源縣傳承數代的書香人家,擁良田數百頃不說,城中還有數家布莊和米糧店。最最關鍵的是,吳家家主跟當今清遠縣令胡澤義還是表親,論輩分,胡澤義還得稱他一聲表兄!而且,清源縣唯一的官方高利貸放債人,捉錢令史吳公義正是吳家家主的親侄子!
吳家在清源縣傳承百年,宗族龐大枝繁葉茂,再加上縣令胡澤義的關係,別說尋常大戶人家,便是縣衙中人,都不幹輕易捋其須。因此,吳家的天順錢莊基本上壟斷了整個清源縣的錢莊業務。
……
不過真正令崔耕對曹月嬋刮目相看的是,在這張滿篇蠅頭小楷的紙上,她竟然要將異地匯兌業務作為她即將成立的錢莊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業務,她要定位的最重要的客戶群體居然是南來北往做生意的買賣人。
什麼叫異地匯兌業務?
如果將後世銀行中兩大基礎業務單獨拎出來的話,存貸款屬於一項,那麼剩下的另一項基礎業務便是轉賬匯款。
而後世的轉賬匯款,便類似古代的異地匯兌結算。
但是崔耕從那場荒唐大夢中很清楚地瞭解到,在過個幾十年,大唐官方將會出現異地匯兌業務,即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這就是史上記載的“飛錢”。不過因為朝廷投入充足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最終這個飛錢幾乎沒有普及起來。反而是民間的錢莊,在小範圍內開始流行起來,不過都沒有鬧出多大的動靜來。
民間錢莊真正意義上出現異地匯兌這個業務,應該是在白銀公開作為主要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