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仙潭村外,三岔口。
崔耕和陳子昂如約趕到,甫一下馬車便見著三岔口附近早已搭起一座臨時兵營,兵營四周有兩支小隊來回巡弋,兵營轅門口有哨卡。
兵營當中支起一座行軍帳~篷,裡裡外外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好似真的跟行軍打仗一般。
崔陳二人見狀,面面相覷,好傢伙,這陣仗不小啊。
崔耕沒有行伍經驗,沒見過行伍的大場面,但陳子昂年輕那會兒,還沒中進士之前可是到處遊學的,足跡遍佈塞外漠北,有幸見過大唐邊疆行軍作戰的部隊行營。所以眼前這一幕,他並不陌生。
他一邊朝著軍營轅門走著,一邊衝崔耕說道:“沒想到在小小清源縣外也能見到如此陣仗,也不知道是誰哪位高人佈置得這座臨時軍營。不過嘛,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畢竟如今大唐國內承平許久,這裡也不是漠北邊疆,委實太過興師動眾了,哈哈……”
崔耕也點頭道:“我看剛才巡邏走過的小隊好像是前些日子來過我們縣城的團練兵啊。不會是咱們長史大人擔心清源縣這一帶還有匪患未除,所以從泉州城下來一趟都得帶這麼多人保護著自己吧?咱們這位宋長史這膽兒也忒小了…嘿嘿…”
“你這嘴也太損了,哪裡有背後如此編排上官的?”
陳子昂沒好氣地數落了崔耕一嘴,便搖了搖頭,自顧朝著轅門口走去。
崗哨的火長上次在清源城見過崔耕與陳子昂,所以一見兩人過來便抱拳迎道:“長史大人已在營中等候二位大人多時,請隨某來!”
遂,將崔耕二人帶進了轅門,朝著兵營中那座軍帳走去。
路上,陳子昂架不住好奇,問火長道:“這位小哥,敢問在此搭建的這座軍營,還有佈置各哨各卡及各隊巡邏,都是出自誰人手筆啊?”
火長聞言,稍稍駐足,臉上頗有幾分驕傲地回道:“正是出自我家校尉大人之手!”
“你家校尉大人?莫不是上次那位團練副史郭校尉?”上次陳子昂雖與郭恪沒有接觸,但多少有一點印象。
火長道:“正是!”
崔耕亦是微微皺眉了下,嘀咕一聲:“居然是他?瞧陳子昂這吃驚的神色,沒想到這高冷的小子還挺有能耐的!”
又聽陳子昂問道:“瞧你家郭校尉年紀輕輕,居然也懂行伍佈置之法,莫非他之前也曾在軍中幹過?後調來泉州出任團練副史的?”
“不,我家郭校尉乃去年的武舉探花,未曾在軍中呆過。”
火長搖了搖頭,頓了一下,說道:“不過我家校尉大人很厲害的,唔……俺也不太懂,反正就是我家郭校尉就是很厲害!”
說罷,繼續領路,奔向軍帳。
陳子昂啞然一笑,道:“看來上次是陳某人小覷了這位年輕的郭副使了。沒有行伍經驗卻能將兵營佈置得如今井然有序,疏密有致,看來是沒少研究兵法韜略啊,或者是自幼便受行伍老輩薰陶啊。”
“嗯,雖然姓郭的那廝高冷的讓我不太喜歡!不過武舉探花之名,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
崔耕也頗為贊同地說道:“而且你發現這火長說得話的神色和口吻沒?這姓郭如此年輕,卻能深得手下如此尊崇愛戴,看來練兵有方啊!”
陳子昂笑道道:“還是崔縣尉觀察入微啊,被你這麼一說,我卻是對這位年輕校尉有些好奇了。”
崔耕道:“同好奇!”
一路嘀咕,直抵帳外。
“稟報大人,清源縣衙陳縣丞,崔縣尉,已在帳外!”火長規規矩矩,對著軍帳抱拳稟道。
“有請兩位大人入帳。”
果然是長史宋廉的聲音。
陳子昂掀簾入帳,崔耕尾隨而入。
甫一進帳,倒是讓崔耕稍稍詫異了一把。
原以為帳中只有長史宋廉一人,沒曾想,圍坐在帳中一塊毛氈上竟有三人之多。
居中一人乃是宋廉,右邊之人正是一張冷冰冰臉的團練副使郭恪,至於左邊這位嘛,不認識!
不過崔耕細心地發現,對方三十七八歲的樣子,雖銀帶綠袍,但官服的顏色卻是深綠色。
也就是說,這人官秩不是從六品便是正六品。
唐朝官員的官袍與清朝不一樣,清朝是用官袍補子上的不同鳥獸圖案來區分官員品銜的。而唐朝則是以官袍的顏色來區分品秩。唐時,三品以上服紫袍,金玉帶。四品服深緋袍,金帶。五品服淺緋袍,金帶。六品服深綠袍,七品服淺綠袍,並銀帶。八品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