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之人自然非別人,正是眾望所歸的崔家二郎崔小哥!

武良駒冷笑一聲,道:“證據?你這話倒有意思,與賊人勾結能有證據。但這不與賊人勾結,還能有啥證據?”

馮樸聽了這話,幾乎老淚縱橫武良駒,你小子不是挺明白的嗎?剛才擠兌老夫的時候,你怎麼想不起來這個?

與此同時,馮刺史也非常好奇,崔耕怎樣把不可能存在的證據找出來。

只聽崔耕道:“我的證據就在那夥賊人的身上,其實他們都是扶桑人。張明方掌櫃再怎麼下作,也不可能與扶桑人勾結吧?”

四十年前,白江村口,唐軍和扶桑軍打了一場水戰。唐軍一萬對扶桑軍四萬,結果扶桑軍全軍覆沒,片甲不得回返!

就是這一戰,把扶桑的脊樑打斷了

全國上至天皇公卿,下至販夫走卒,都發自內心地把大唐當成了天朝上國。

不斷有扶桑人渡海而來,學習大唐的各項技藝,其卑躬屈膝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更有甚者,有扶桑人認為,扶桑之所以比不過大唐,主要是人種不行。

要想強國,先換人種。

於是乎,很有一些扶桑人把自己的老婆妹妹女兒,花費重金,不遠萬里送到大唐,讓大唐的男人們享用。最關鍵的是,不僅分文不取,還會送上禮金。

等什麼時候那些女子身懷有孕了,才會被帶回扶桑。

這種行為,扶桑人美其名曰“度種”。

泉州乃是大唐第一大港,到這裡來“借種”的扶桑人很不少。

因此,除了一些光棍無賴對扶桑人大有好感之外,絕大部分人對扶桑人的評語就是一個字兒“賤”!

大好中華男兒怎麼可能與扶桑賤.人為伍?

若說望海樓的掌櫃和海寇勾結,人們會將信將疑。但要說他會和扶桑人勾結,沒有人會信以為真。

武良駒也是一陣恍神兒,問道:“那些海寇是扶桑人?你有什麼證據?”

崔耕胸有成竹地說道:“扶桑人和唐人不同,他們每個人的襠下,都會纏繞一張六尺長的白布,這塊布叫做六尺。武公子不信的話,可以把那些扶桑人的屍身挖出來,一看便知。”

林三郎雖然沒聽說過這事兒,但不妨礙他給崔耕幫腔,點頭道:“是哩,是哩,扶桑人都穿著六尺,只要扒了褲子,很好分辨。”

四位大佬也紛紛發言,支援崔耕的意見。

三人成虎,何況是六個?當即,武良駒對這個鑑定法子再無懷疑。

但是,那些扶桑人的屍體都埋到地裡一個多月了,這時候再挖出來,那味道,那模樣兒……武良駒一想就不寒而慄。

他看向身邊的賀旭道:“本公子就不去了,賀縣尉擅長緝拿捕盜,手下的仵作也頗通此道,就讓他去看看吧。”

崔耕毫無畏懼,微微躬身右手一揮,笑眯眯地道:“賀縣尉,請吧!”

賀旭怎麼可能答應幹這個活?

他心中暗想,查死屍我倒是不怕,但問題是,回來該怎麼回報呢?

說那些海寇沒穿兜襠布?那不是把馮樸和張元昌往死裡得罪嗎?這兩位惹不起武良駒,摁死我還不是手拿把攥的?

至於說寄希望於武良駒的保護?還是省省吧。恐怕在他的心目裡,我的地位還不如他們家那條大黃狗呢。

但是,要說海寇穿了兜擋布呢?還是不行,那就把武良駒得罪死了,老子還是沒有好下場。

所以,只要我一出這個門口,不論結果如何,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想到這裡,賀旭小心翼翼地道:“武公子,在下以為,根本就不用去看。”

“為什麼?”

“整個泉州府,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騙您啊?您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武良駒還真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點了點頭,道:“嗯,有道理,看來那幫賊人的確是倭寇了。”

直到這時候,賀旭才長出了一口氣。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非常鬱悶,狗日的,我這不是簡介地給崔二郎這廝幫了一個大忙嗎?

要知道,賀旭心裡恨不得將崔耕千刀萬剮,但為求自保卻要笑著臉幫崔二郎把閒篇扯圓扯滿,間接幫他一個大忙,可想而知心裡有多噁心多彆扭了!

這比狠狠扇了他賀某人一嘴巴子還要來得難受啊!

馮樸此時則高興地眉開眼笑,連連捋須頷首道:“既然賊寇是扶桑人,那張掌櫃就不可能勾結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