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番臨時換防,刺史府連夜派書,足見軍情緊急。

為了能在天黑前抵達泉州城,郭恪決定這次折衝府走水路。

好在姚度主持的木蘭溪碼頭已經竣工,從此地順風而下,自三江口入海,順著海岸而行,先往東再往南,最後往西一繞,泉州灣刺桐港便歷歷在目了。

來往泉州港做生意的船隻,大多是在四五月份隨著西南風而至,又在冬至前後憑藉東北風而去。

所以,此時的刺桐港內,停泊的大大小小貨運帆船數以千計,把整個港口擠得滿滿當當的,水路極為狹窄。

多虧了折衝府所乘乃是官船,才能在港口官員的引領下優先入港,否則就要等上個一兩天了。

按照大唐律令,重兵未得上命不得入城,違者視為叛逆。折衝府一路急行軍來到泉州城外,四百府兵就地駐紮。

郭恪則帶著崔耕一起,引著一隊人馬,從南門入城,前往刺史府面見馮樸。

此時還是初更天,宵禁的時刻未到,街上游人甚多,手執著各式各樣的燈籠照明。

這些燈籠或圓或方,上噴彩繪,甚至做成各種鳥獸的模樣,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靠近街邊的買賣鋪戶,乃至普通民居,也都在自己房子的入口處和庭院中點了燈,照得四下裡甚為明亮。

處處皆燈光,彷彿整個城市都在閃爍。

又有陣陣絲竹管絃,乃至妙齡少女的歌聲隱隱傳來,溫暖親切,如夢似幻。

這是崔耕大夢初醒後第一次重返泉州城,望著熟悉的燈火,瞥過自己住過的那座青磚紅瓦的小院,再想想自己為追尋公孫大家所做的荒唐事,不由得心中五味雜陳,暗暗唏噓不已。

郭恪卻興致甚高,讚歎道:“人說泉州城可稱光明之城,真是一點都不過分。此地著實是個好地方啊!”

郭恪能在崔耕面前表現出如此真性情的一面,殊為難得,崔耕也是第一次見到,不由得微微一愣,問道:“郭都尉來自天子腳下帝都長安,是見過大世面的。難道說此地比長安還要繁華?”

郭恪微微搖頭道:“不一樣,不一樣。論繁華當屬長安為最,但這泉州城卻別有一番味道,本都尉很喜歡。”

“別有一番味道?什麼味道?”

“呃……具體的,本官也說不上來。”郭恪仰頭思索,“嘖”了一下,道:“可以這麼說吧,長安城多了幾分貴氣,而泉州城則多了幾分人氣。”

崔耕抿嘴一樂,促狹道:“怪不得大人一到這裡就改了那副鐵皮臉高冷範兒呢,原來是沾染到了這裡的人氣。”

郭恪能卸下面具,崔耕自然也是本性流露。這是兩人第一次如此的走心。

不過此話一出,郭恪又開始裝逼上了,眉頭微皺道:“什麼意思?鐵皮臉高冷範兒?崔長史這是戲弄本都尉嗎?”

“呃……”崔耕見勢不妙,趕緊轉移話題道:“郭都尉,你可知這泉州城除了被稱為光明之城,還被稱做刺桐之城?”

“當然。”郭恪隨手一指,道:“你看這街邊種的不就是刺桐嗎?可惜現在是秋天,若是春夏之交,刺桐樹梢簇簇鮮花,不讓烈火欺壓木槿,燦若紅霞。若能在暑天賞紅花,才是一樁美事哩。”

呀嗬,知道的還挺多!

崔耕又道:“都尉大人聽沒聽說過,用刺桐可以算卦。”

這回還真讓郭恪來興趣了,訝異地哦了一聲,連問怎麼回事,怎麼個說頭。

不怪郭恪不知道這個說法,因為在如今的大唐年間,的確還沒有“刺桐預豐年”的傳說,但在崔耕的那場荒唐大夢中卻有。

崔耕眼珠一轉,道:“每年的初春時節,人們會仔細觀察刺桐的長勢。若是先發芽後開花,那就說明今年是個豐年,皆大歡喜。若是先開花後發芽,那就說明是個災年,得準備救災了。所以,刺桐又被稱為瑞桐,泉州父老過日子全靠它。”

郭恪頓覺有趣,笑道:“還有這事兒?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那要是天下各地遍植刺桐,官府及時排程餘糧,那我大唐豈不是年年豐收,天下無災了嗎?呃…我們到了!”

說話間,二人已經到了刺史府門前。

拍門遞送名刺這種事兒,自然是由崔耕上前交涉。

不消一會兒,有一個門人便把大門開了半扇,恭恭敬敬地道:“我家大人有請郭都尉和崔長史,兩位大人請隨小的來。”

從大門直入刺史府。

按說以郭恪和崔耕的職司,拜見刺史只能走角門。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曦日永恆

大雪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