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最龐大的,還得說是屬於唐人的福船,長十三四丈,寬四五丈,高四五丈,桅杆又有十餘丈,其餘船隻和它比起來,都得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又有各色蕃船穿插其中,形態各異大小不同,充滿了異域風情。

雖然船多,卻是不亂,在載有大唐官員的小船的引領下,或進港,或出港,或者上貨,或者卸貨,進退有序。

岸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仿若集市。

除了大唐本地人外,更有高鼻深目身著亞麻服飾的大秦人,渾身如黑炭牙齒賽白雪的崑崙奴,個頭矮小神色彪悍的扶桑人……還有眾多叫不出名目,身著各種奇裝異服地番邦人。

然而,這麼多不同人種,不同語言,不同宗教的人,卻都能在此和諧相處,各取所需。甚至在當地眾多“舌人”的幫助下,與他人交流無礙。

饒是崔耕兩世為人,見到這副勝景都不由得目瞪口呆,駐足嘆道:“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港!”

“不,不,不,這位上國將軍,你說錯了。”

旁邊一個身著白袍的金髮蕃人正巧路過,忽然停下了腳步,操著極為流利的唐言糾正道:“我承認這個港口很大,很繁華,但是在遙遠的西方,我的祖國,有一座港口比之絲毫不差。這個港口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港。”

崔耕雖然之前沒聽人說起過亞歷山大港,但在那場大夢中,卻對此港知之能詳。

他淡然一笑,反唇相譏道:“一千年以前建立的亞歷山大港,的確可稱偉大,它也的確曾是世界第一大港。不過可惜了,此港屢遭戰火,如今已經大不如前。現在要說能與我泉州港比肩,著實勉強。”

那蕃人臉色驟然一變,道:“亞歷山大港和此地相隔何止萬里?你怎麼知道的?莫非你認識我的族人?”

崔耕嘿嘿一笑,傲然道:“我們唐人就是這麼!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這有什麼值得奇怪的?番邦人,我大唐地大物博人傑地靈,你還是不要少見多怪為好。”

又微微一揚了揚下巴,道:“本官還有軍務在身,這就不跟你閒聊了,告辭!”

崔耕裝完逼就跑,功夫不大,就跟上了郭恪的隊伍。又過了一刻鐘左右,泉州折衝都尉府就在眼前了。

崔耕曾經聽沈拓介紹過,此地的府兵早已被調走,唯有幾個雜役在維持府邸的正常運轉,會有一個姓林的兵曹吏負責與他們交接這座府邸。

當即,走上前來,吩咐那看門的老卒道:“快去報予家林大人得知,就說……”

話剛說到這,就有一身著錦衣,腰懸白玉佩的年輕人走了出來,高呼道:“來了!來了!”

不待崔耕看清來人,便見著這年輕人奔至郭恪面前,行了一個大禮,道:“見過郭都尉!卑職林闖,忝為泉州折衝府兵曹吏。眼下是由卑職率編外役卒三十人,留守折衝府。今日正式與郭都尉交接泉州港駐防。”

崔耕:“……”

郭恪與幾個府兵站在一起,盔甲並不鮮明,微微一愣,道:“你認得本官?”

“郭都尉,你忘啦?”林闖自個就站起來了,頗為興奮的比劃著:“咱們倆之前見過啊!就是在我姐夫的家宴裡面,那天就九月初七。我主動給你敬酒,你一飲而盡,還誇我朝氣蓬勃前途無量呢!”

見郭恪還是面露疑惑之色,林闖又著急地提醒道:“我姐夫,就是刺史府的錄事參軍,沈拓。”

“原來是你!!!”郭恪和崔耕異口同聲地說道。

崔耕看清林闖面貌之後終於想起是誰了,難怪看著這小子點面熟。

他不就是沈拓的小舅子林三郎嗎?

想當初假酒案中,這小子摻了一腳,要不是邀天之幸,方銘送了匿名信,讓宋根海誤把他當成了冒認官親的小賊,自己恐怕得吃一個大虧。

奶奶的,怎麼一段時日不見,他也入仕了?這還真是上頭有人好做官啊!

前些日子還是富家公子哥兒,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泉州折衝都尉府的兵曹吏。

這兵曹吏在軍府中看似權位不重,卻是實打實的九品文林郎啊!正兒八經的大唐公務員序列。

崔耕圍著林三郎身邊轉了個圈,樂道:“呦嗬,這不是林三郎嗎?這還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原來是你……”

林三郎也終於看清,並想起來,眼前這位新來的崔長史竟然也是“老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