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虛。

崔耕聽完了不由得暗暗心驚:林老頭你對我也太上心了吧?怎麼對我的事知道的那麼清楚?我知道你們林家勢力大,但乾點啥都好,非琢磨我幹啥?

其實他還是妄自菲薄了,在林知祥的心目中,崔二郎已經成為泉州最值得重視的官員之一。年不過二十,不是憑藉祖宗餘蔭就官居七品。泉州歷史上幾百年也沒出一個啊,他不值得重視還有誰值得重視?

至於其他聽眾,大部分只知道崔耕從清源縣尉到折衝府長史的關鍵一躍,其他的就不太瞭解了。

聽林知祥講了崔耕的過往,看他的眼光頓時不同。

林知祥最後道:“張群利,如果易地而處,你能做到崔二郎的一半?這樣的人你不佩服,還有什麼人值得佩服?”

“我……”

張群利想在“已利鼻國首商會”上鬧點事,落落林家的面子。萬萬沒想到,這次還真踢到鐵板上了。

他明白,在場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這時候耍無賴,不承認崔二郎的能力,不過是徒惹人笑罷了。

當然了,羞刀難入鞘,現在要他認輸,也是不可能。

張群利眼珠一轉,鼓足了勇氣,道:“林老爺子您說的那些,是崔二郎的經商之能,我的確自愧不如。但我剛才說的是,他當官的能耐,我不佩服。說白了,這個折衝都尉府長史,是他撿來的,算什麼能耐?”

“撿來的?那可未必!”

樓梯門口,一身戎裝的郭恪冷笑著回應道:“實不相瞞,崔兄弟能當上折衝府長史,是出自本官的推薦。”

原來剛才三樓上,林知祥告罪離開,人們都覺得有些奇怪。

郭恪陪著一幫老頭子坐在一起,深感無聊,就找過個夥計來一問,這才知道是有人找崔耕的麻煩。

那還得了?

經過了那晚“九九登高會”的一場密談,郭恪已經不僅僅把崔耕看作是自己的鐵桿心腹和得力佐官,更是將他當成了一個朋友。

聞聽此事便當即起身,來到了樓梯口。

待張群利拿折衝府長史這個問題攻訐時,他突然出聲,並且特意說出了“崔兄弟”三個字,為崔耕撐腰。

在郭恪的說法裡,崔耕能得這個官可不是運氣,而是自己慧眼識英才,認為以崔耕的能力的確應該擔當此職。

至於證據,就是山匪入清源城時,崔耕的表現。

最後,郭恪學著林知祥的語氣道:“若是易地而處,你張六郎能一身是膽,憑几個衙役和數十悍匪周旋,並且把他們的主力騙出城,保住全城百姓的安全?”

“我……”

張群利徹底沒詞了,不光是因為崔耕的戰績太耀眼,而且是因為郭恪那聲“崔兄弟”,著實把他震了個不輕。

他心中暗忖,誰不知道這位郭都尉是長安城派下來鍍金的官二代?武榮縣那個折衝都尉府,據傳言乃是姓郭的家族為了方便他鍍金和歷練,才發動家族的力量在朝廷中斡旋一番替他爭取到的。

原本以為,他和崔二郎只是上下級的關係,怎麼這二人還稱兄道弟上了?

崔耕要是真抱緊了這條大粗腿,他是不是因為走了狗屎運才得官的,根本就不重要。哪怕他本人就是坨狗屎,也能興旺發達啊!

故意跟這種人過不去,我這不是壽星老吃砒霜嫌命長了嗎?

形勢比人強,要不……我給崔二郎認個錯?可那樣的話,又把張伯伯家得罪了。

張群利稍一猶豫,已經錯過了向崔耕道歉的機會,因為泉州刺史馮樸已經到了。

原來根子還在三樓上,先是林知祥出去了,又是郭恪出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回。也在三樓上坐著的馮樸心中就納悶了,這都是怎麼回事兒?沒事兒一個個往二樓跑幹屁?於是乎,他就招個夥計過來,問個明白。

一聽有人找崔耕的麻煩,老刺史頓時勃然大怒,暗罵道,你們這幫癟犢子莫不是瞧著人家初來乍到,又想找麻煩了?簡直是豈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段時日,馮刺史對臨時駐防的武榮折衝府可是相當滿意和讚賞的,愛屋及烏下,自然也是欣賞添為軍府長史的崔二郎。

關於那場賊人作亂火燒武家的內情,馮樸早就打聽了個一清二楚。直到現在,老頭子午夜夢醒,還是感到一陣陣後怕。

這武良駒要是出了什麼意外,泉州城就要掀起一陣血雨腥風,頭一個脫不了關係的就是自己啊!

而且不是一刀之苦,到時候自己不招出幾十個親朋好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