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盜,將其嚴刑拷打。

可是,那些倉吏大都抵死不招,口稱冤枉。就算有人受刑不過,承認拿了金子,但卻說不出來那些金子的下落。很顯然,這些人是屈打成招。

就這樣,這個案子成為了一個懸案,久久未破。

就在眉州刺史刑文準備將此案報知朝廷,請朝廷派刑部的高手,前來查案的時候,劍南道來了個叫李勉的監察御史。

李勉仔細檢查那些土塊,問人們,當時的金子是不是和這些土塊的樣子完全一致?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又問這些金子是怎麼運進府庫的。

人們回答說,這些金子又不多,就找了兩個衙役,用扁擔將它們抬來了府庫。

李勉馬上就找著了案子的關鍵所在,兩個人抬六千兩黃金,平均一個人三百斤,他們抬得動嗎?

於是乎,他命人找來六百斤的石頭,讓那兩個衙役抬。果然,這兩個衙役非但沒抬動那塊六百斤的石頭,還把那扁擔弄折了。

最後,李勉得出了結論,這些黃金不是在倉庫中變成土塊的,而是在扁擔裡變成土塊的,所以,那些倉卒完全無辜。

現在問題來了,眾目睽睽之下的黃金,被扁擔一挑,就變成了土塊,賊人想下手都沒機會。這個案子可怎麼破?

最後,李勉表示,說完全不用破,金子變土塊的事情,再所多有,此乃天數,和人完全無關。

比如,大隋開皇年間,洛陽百姓們修建麒麟觀,在挖地基的時候,就挖出了一個巨大的裝滿白銀的罈子。這些百姓怕地方官將銀子沒收,就用木材把銀子蓋上。當天夜裡,再各自用衣服包上銀子回家。但是,天亮以後開啟一看,銀子已經變成泥土了。

再比如說,在大唐貞觀年間,梁州有一個行善積德的王姓老太太,偶然間撿到了一塊兩斤多的狗頭金。很不幸,這事兒被鄰居知道了,報告了官府。地方官將那塊狗頭金強索入府庫之後,第二天這塊狗頭金就變成了一塊石頭。

……

李勉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又是監察御史,位不高權卻重,眉州刺史刑文也不能不信,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

可是,說來也怪,從那年開始,每次應該眉州刺史府應得的黃金,都會變成泥土。

人們紛紛傳言,這是刑文德行不足所致。

刑文自從當上這個眉州刺史以來,該有的常例錢一文都沒撈著,府衙破敗不堪,衙役們風流雲散,還被人說自己德行不足,那口氣能順得了嗎?最終在今年大病一場,撒手人寰,這才有了蘇味道接任眉州刺史一事。

“這個……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蘇味道喜歡“模稜兩可”,那是他的明哲保身之道,可不是真糊塗。

命肖放等眉州地方官吏退下,蘇味道看向崔耕道:“崔查訪,關於這場黃金失竊案,你怎麼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