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辦了吧?崔大人說這話,你自己信嗎?”

崔耕不屑置辯,道:“是不是無稽,大家一試不就知道了?若是我猜錯了……”

“怎樣?”

“崔某人馬上辭官不做。”

崔耕現在是正四品的尚書左司郎中,位高權重。在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裡,他的仕途,可比起一個平民百姓的仕途重要多了。

最重要的是,在這麼多進士面前說的話,他完全沒辦法反悔啊。

錢正是聰明人,稍微一考慮,就明白再爭辯下去,反而顯得自己太過小人了。

他點頭道:“那錢某人就拭目以待。”

崔耕道:“很好,賢徒們,不如你們一起,陪著趙家母子,走一趟洛陽縣衙如何?”

“謹遵師命。”

去洛陽縣衙,可比去端門叩闕的風險小多了,這回有一位算一位,納賢館裡所有進士明經,盡皆往洛陽縣衙而來。

崔耕卻沒跟著去,而是和二女一起,在納賢館裡等待訊息。

李裹兒不解道:“二郎,你為什麼不跟他們一塊去?若那李元不肯接狀紙,你豈不是馬上要辭官不做?那還怎麼救我哥哥和姐姐?”

崔耕老神在在地道:“公主但且放心,這李元絕對剛直不阿,會為趙氏母子做主的。再說了,我要是去了,那錢正心懷顧忌,又怎麼抓得著幕後黑手?”

崔耕說這話,可是一點都沒吹牛。

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現在的洛陽令,是張昌宗的族弟張昌儀,但是因為自己改變了歷史,變成李元了。

這個李元可不簡單,在正常歷史中,十年後的開元年間,他在雍州任司戶參軍。

當時就有太平公主的家奴,倚仗權勢,強奪佛寺的水碾,被告到雍州府衙。李元斷案,將碾判還佛寺。

當時的雍州長史竇懷貞畏懼太平公主,一見這個判決就嚇得麻爪了,堅決要求李元改判。

結果,李元慨然道:“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

這就是成語,“南山鐵案”的由來。現在,把這件事交給他來辦,整好可以完美地解決此案。

而且,按歷史的記載來看,太平公主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也沒對李元發動報復什麼的。

李裹兒道:“果真如此?若是能完美解決這個案子,二郎你在那些進士明經中心目中的地位可就完全不同了。原來他們是因為師徒名分尊敬你,現在卻是因為你料事如神,從心眼裡尊敬你。”

崔耕嘆了口氣,道:“我這個崔英的身份用不長,要他們尊敬有什麼用?這件事最大的好處就是:此事如果能被李元解決,那些新進的進士明經們見識了李元的風采,見賢思齊。步入仕途後,應該能為百姓們辦幾件好事。”

李裹兒嘆道:“二郎還真是悲天憫人呢。就是不知那李元,是否真能如你所料了。”

……

……

大約一個時辰後,杜暹終於迴轉。

李裹兒趕緊問道:“怎麼樣?那李元接了狀紙沒有?”

“當然接了。”杜暹頗為興奮地道:“李大人不愧是恩師所看重的人,不僅收了狀紙,還馬上差人捉拿太平公主毆傷人命的家奴。當時,在場的同年們都非常激動,自告奮勇,要和差役們一起,去捉拿惡奴,且看太平公主敢不敢從中作梗!”

宋雪兒焦急道:“拿著了沒有?太平公主到底有沒有交人?”

杜暹搖頭道:“這弟子就不知道了。當時現場一片混亂,那錢正想趁著這個機會,偷偷往外面溜。弟子就謹記恩師的教誨,緊緊跟蹤於他。”

要的就是這句話!

崔耕迫不及待地問道:“這錢正最後去了哪裡?可是武三思的府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