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大事?”
“據秘堂的人說,跟他們交手的是暗堂的人。”
崔耕當時就是一愣,道:“暗堂?李休?”
韋什方道:“李隆基身邊那個人經過易容,應該就是李休。這回可有點麻煩,既然秘堂的人能認出暗堂的人,那暗堂的人就應該能認出秘堂的人,進而聯想到你的真實身份。畢竟,這天下文才頗高的人,可就那麼幾個。”
崔耕沉吟了一會兒,道:“從洛陽到成都,確認本官的行蹤,再返回來,最快也得一個月的時間。如此說來,咱們必須一個月內,把魏元忠的案子解決了。事不宜遲,趕緊通知宋中丞,查封飛將書坊!”
……
……
崔耕回去睡了一覺,第二天一早,就向張昌宗彙報已經殺了宋金剛的訊息。
張昌宗甚為滿意,讓崔耕好好休息幾日,關於刺駕案不用操心,自己已經有了眉目。
崔耕不由得心中暗暗腹誹,有個屁的眉目啊,不就是抓了很多無辜的太監宮女嗎?這能問出個屁來?哼,想必今天下午,你就不這麼氣定神閒了。
然而,到了下午,不但張昌宗大驚失色,崔耕也被震了個七葷八素。
宋甚有才幹,很快就查抄了飛將書坊,找到了張昌宗貪墨的賬本。但是,不小心,他還找多了一樣東西、《控鶴監秘記》。
這本書不知是誰寫的,就是一箇中篇小說,裡面詳述了張昌宗、張易之兩兄弟入宮之後,和武則天的那些情事。
最關鍵的是,這本書思想一點也不健康,全往下三路上招呼,完全是一篇繪聲繪色的小黃文。
這問題可大了,其一,這飛將書坊為什麼要印刷此物?僅僅是為了錢財?風險和得利完全不成正比啊。其二,也是最關鍵的:崔耕聽張昌宗說,這裡面所寫,雖然有些細節是想當然,但有些細節卻是確有其事。這說明什麼?皇宮裡有內鬼啊!以宋金剛的本事,可看不著武則天的活春宮,想必洩密之人另有其人。
於是乎,女皇陛下震怒,命張昌宗暫把刺駕駛案放下,專辦《控鶴監秘記》一案。
但是,這不還有張家分贓的賬本嗎?群臣們好不容易找著了突破口,怎能這麼容易讓二張過關?
紛紛上表彈劾。
武則天沒辦法,免了張氏眾子弟的官職。但是,對於張昌宗和張易之,她就捨不得懲罰了。
最後,武則天命大將唐休、宰相韋巨源共同查辦此案。
證據確鑿,難不成真判張昌宗、張易之死罪?這二位還沒為難多久呢,武則天就讓韋巨源出任檢校揚州長史,唐休為幽州、營州都督、安東都護。
簡單來講,就是命二人出外。
這就是殺雞儆猴之策了:一個宰相、一個大將,因為和這事兒粘上了點邊兒,就被貶官出外,你們確定想淌這灘渾水?
宰相韋巨源出外之後,新遞補上來的,就是楊再思。此人屢屢向張昌宗獻媚,今天終於算是修成正果了。
他馬上就找出了赦免張氏兄弟的理由張氏兄弟曾經向陛下獻藥(春藥),陛下吃下之後身體康健,心情愉快。天下還有比這更大的功勞嗎?
於是乎,張氏兄弟只是喪失了親族的官位,就順利矇混過關。
另外,韋巨源原來在群臣中算是中立之人,現在他的位置被換成了楊再思。幾個四五品的官職換了一個宰相,仔細算算,其實張氏兄弟還是賺的,一時間聲勢一時無兩。
武李兩家見奈何不得張昌宗,實現諾言,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上表,請求封張昌宗為王,武則天拒絕了這一建議
三天後,這些人又再次上表,請求封張昌宗為王,武則天才答應賜張昌宗為鄴國公。
張昌宗自己也明白,這種封王的事兒不能一蹴而就,也不甚急。反正再過一兩年,武李兩家再次上表,這事兒大概就能成了。
在這段時間裡,把魏元忠的案子吊起來,暫時和武李兩家保持和平也無不可。
既然他有了這番心思,李顯也不想兵諫了,崔耕也準備找個藉口遁走,令崔英這個人完全消失。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
……
太子東宮,沁芳齋。
兩男一女圍坐在一個胡桌前,淺酌慢飲,恣意閒聊。
女的是太子李顯的七女永泰公主李仙蕙,男的一個是他的夫君繼魏王武延基,一個是他的哥哥邵王李重潤。
此時武延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