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杜暹雖然文才一般,但做事的才幹極其了得,當即,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

與後世不同,在大唐(武周)年間,中了進士或者明經,是不會馬上得官的。具體什麼時候授官,很沒準,那得看吏部的安排。

某些人一個月後就有官做,某些人得等個三五年,就是等個七八年的,也不是完全沒有。

錢正並非這屆的進士,他以前也不住在納賢館內。

就在前些天,突然帶著一個三十餘歲的美少婦和一個小男孩,來到了納賢館。

據錢正所言,那個美少婦叫趙玉蓮,家就住在洛陽城外,小李村。趙玉蓮雖然家裡沒有什麼田地,但洛水上有兩個水碾是他家的,給百姓們碾米碾谷,生活倒也過得去。

所謂水碾,就是利用水力來驅動的石碾。水碾本身不怎麼值錢,值得的是配額。因為水碾本身是靠水力驅動的,河上的水碾多了,水流變慢,會影響到農業灌溉。所以,官府特別規定了,在洛水上允許石碾的數量。老的水碾沒有損毀之前,任何人不得新建。

民以食為天,這條法令執行的特別嚴格,就是王公貴族都不敢逾越。可以說,誰家原來有石碾,就等於有了一個會生金蛋的老母雞。

這一日,趙玉蓮家裡來了幾個不速之客,聲稱是太平公主的家奴,要買下他們家的石碾。

趙玉蓮的丈夫不肯,結果被這些人毒打了一頓,強逼著按了手印,至於買石碾的錢嘛?呵呵。

趙玉蓮的丈夫捱了毒打,又咽不下這口氣,沒過幾天就撒手人寰,留下這一對孤兒寡母。

趙玉蓮母子無以為生,準備投河自盡。

幸好,錢正路過此地,將她們救了下來。聽說了這對母子的遭遇後,錢正既義憤填膺,又無可奈何,才把這對母子領來了此地,讓大家想想辦法。

在納賢館裡的都是什麼人?馬上就要當官了還沒當官的人啊。這些人正是最以天下為己任的時候,當即群情洶洶,痛斥太平公主貪婪無度。

當然了,這事兒到底怎麼解決,可為難他們了。有說要向陛下上書的,有說向太平公主請願的,甚至還有人想搞個大新聞,直接叩闕的,不一而足。

最後,杜暹道:“原本這些待選的進士和明經們就是一盤散沙,但最後,在錢正的引導下,竟然聯合了起來。看他們那意思,最後是要集齊兩百進士、明經,一起去端門前叩闕,請求陛下懲治太平公主!”

頓了頓,又補充道:“弟子察言觀色,這錢正絕對是心裡有鬼,此行絕不是為趙玉蓮那對母子升官。”

“好毒的一計!”崔耕眼中精光一閃,道:“這些進士明經,大部分算是我的學生。這些人鬧事兒,太平公主會懷疑誰?首先是本官,然後是張常侍,很顯然,這是要挑撥張常侍和太平公主鬥法啊!”

還有句話他沒說出來,如此攪風攪雨的幕後黑手,很可能就是梁王武三思了。

杜暹點頭道:“正是如此,可惜很多人受了那錢正的挑唆,跟本就不考慮,這給您帶來了多大的禍患,還請老師早做決斷。”

其實,崔耕現在擔憂的表情,和現在所思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道理很簡單,他這個崔英的身份是假的啊,太平公主絕不會上當。

唯一可慮者,這些貢士明經們搞了這麼個大新聞,武則天必須得有所表示,無論哪邊被武則天懲罰了,都不是崔耕想看到的。

他想了一下,道:“走,事不宜遲,咱們去納賢館去看看。”

杜暹擔憂道:“學生以為,老師在後方運籌帷幄就好,若是進了招賢館,恐怕會適得其反。畢竟,此事歸根結底,是太平公主做的差了。”

崔耕眉毛一挑,哈哈笑道:“你以為,本官是要勸他們息事寧人?”

杜暹遲疑道;“難道不是?”

崔耕搖頭道:“當然不是,你就拭目以待吧。嗯,對了,再交代你件事兒:待會兒你什麼人都別管,就給我本官把那個錢正盯緊了……注意,別被他發現。”

“弟子領命。”

然後,崔耕等一行四人,出了百味樓,往西走,半個時辰後,已經到了納賢館前。

崔耕當初作為天官考功員外郎,這個地方還真來過幾次。

守門的兵丁不敢怠慢,趕緊殷勤道:“崔郎中稍待,小的這就進去通稟,讓眾進士、明經,迎接座師。”

崔耕擺了擺手,道;“不必了,本官悄悄進去,且看他們有沒有荒廢了學業。”

守門的兵丁不由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