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9章 真假腦殘粉,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姚壽當然不可能厚此薄彼,崔耕得了一份請柬,蘇味道也得了一份,每人皆可帶從人兩名。

崔耕帶了宋根海和狄光昭;蘇味道準備到眉州養老,根本就沒帶什麼親信,此行就領了封常清和周興。

三日後,一行六人,準時來到璇璣樓前。

此樓高三層,雖為木製結構,通體卻塗滿了綠色的染料;又雕刻了數十隻鳥雀,栩栩如生地分佈於欄杆與樓頂上。在竹林的掩映中,真假難辨,亦真亦幻,充滿野趣。

狄光昭介紹道:“崔查訪、蘇相爺觀這璇璣樓如何?好叫二位得知,宋小娘子除了書畫雙絕之外,還精擅建築之術。此樓的設計,就是出於她的手筆。”

看狄光昭那副與有榮焉的樣子,哪像是個三十多歲的六品縣太爺啊,分明是一個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初哥!

崔耕微微皺眉,輕“唔”了一聲,道:“本官看來倒也平常!”

“怎麼能說是平常呢?”狄光昭的智商本來就只有中人之姿,一提到宋雪兒更是狂降了數十,急了個臉紅脖子粗,厲聲道:“崔查訪,別的事兒咱們都可以含糊,但唯獨今天這事兒,你今天必須得說明白!宋小娘子的設計,崇尚自然,返璞歸真,怎麼能與平常二字沾上邊兒呢?”

“崔查訪說是平常,那自然就是平常了!狄三郎,你恐怕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哩!”

崔耕還沒說話呢,忽然一個清脆悅耳的女聲響起。

緊接著,璇璣樓內閃出了一個明豔無雙的少女,觀其顏色,大概十六七歲,頭上俏皮地梳起丫鬟髻,膚如凝脂,鼻似春杏,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雙眼睛,烏黑靈動之中略包含幾分凌厲,頗有幾分男兒氣,別有一番風韻。

儘管這少女說什麼“井底之蛙”“坐井觀天”,但狄光昭非但不以為忤,反而樂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他滿臉漲紅,大手連挫,賠笑道:“原來是宋小娘子來了!宋小娘子,你說得對,光昭就是個井底之蛙,以後還請宋小娘子不嫌在下愚魯,多多指點啊。”

那少女秀美微挑,道:“哦?那照這麼說,狄三公子是知錯了?”

“知錯了,光昭當然知錯了。”

“那奴家問你,妾身這璇璣樓,到底為何不值一提呢?”

“這個……這個麼……”狄光昭只顧著順著這少女說話了,哪懂什麼建築之術啊,頓時一陣語塞。

那少女先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後轉身看向崔耕,微微一福道:“這位就是崔查訪吧,奴家宋雪兒,這廂有禮了。”

“宋小娘子請起。”崔耕因為三日前狄光昭的話,先入為主地對宋雪兒含著敵意。

他問道:“宋小娘子,本官倒是想聽聽,你是因何覺得自己設計的這璇璣樓非常一般呢?”

宋雪兒吐了吐可愛的小舌頭,輕笑一聲道:“嘻嘻,說實話,妾身一直以為,自己這璇璣樓設計的著實不錯呢。至於因何現在改變了看法麼,當然是應在崔查訪您的身上……”

“本官我?”

“不錯!”

佳人美目之中充滿仰慕之色,道:“崔查訪身為江都縣令時,曾經於保障河沿岸,建園林一座,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山石掩映步步生趣,有“春山宜遊,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之譽,天下豪商竟相效仿,奴家那點微末伎倆跟您比起來,無疑是小巫見大巫哩。”

崔耕心中一動,淡淡地道:“世人現在知道“揚州園林甲天下”的多,知道本官乃揚州園林首創者的人就鳳毛麟角了。宋小娘子真是有心了。”

“不止呢!”與崔耕的冷淡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宋雪兒越發熱切,道:“奴家還知道,崔查訪您在保障河上建起了一座蓮花橋。此橋有十五個橋洞,每到滿月之夜,各個卷洞內都銜有一個水月,眾月爭輝、銀光晃漾,如今已經成為揚州最富盛名的景緻。哦……對了……”

說著話,俏佳人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手,道:“還有您那首著名的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妾身每次聽了,都有種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之感!崔查訪,你能否給奴家介紹一下,這蓮花橋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哈哈哈~~

宋雪兒的話音剛落,璇璣樓內就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緊跟著,一個略嫌粗豪的聲音響起,“美人相邀,崔查訪怎忍拒絕?不過……這蓮花橋之秘太過重要,不可公之於眾,雪兒你想知道啊,最好還是邀崔查訪單獨相會,促膝密談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