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神的相貌與自己有五六分相似,人稱青天;舊神原本澤被萬民,晚年卻縱子行兇,以至於被原來愛戴自己的百姓們切齒痛恨。
再聯想到後世的一個典故,這舊神到底指的是何人,崔耕已經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大周名相狄仁傑。
在後世記載中,狄仁傑有三子,長子狄光嗣最賢,次子狄光遠次之,三子狄光昭的名聲最差。
狄仁傑為魏州刺史時,對百姓們頗有恩惠,百姓們為了感懷他的恩德,給他建了一所生祠。
當然了,給活人立生祠,是頗遭忌諱的。一是怕朝廷猜忌,二是怕有損當事人的福報。所以一般情況下,儘管這種祠堂大家都知道供奉的是誰,卻不會直接說出來,而代之以各種諢名。直到當事人死後,這種祠堂才會正名。
後來,狄仁傑的三兒子狄光昭任魏州司功參軍時間,為非作歹,把百姓們弄得苦不堪言,一怒之下把狄仁傑的生祠給毀了。人家當初又沒明確說這個祠堂是給狄仁傑立的,當地官府也無可奈何。
雖然後來狄仁傑親自處置了狄光昭,但當地老百姓們對狄仁傑的怨恨依舊沒有消除,不肯為其復立生祠。
直到狄仁傑死後幾十年,有一個叫田宏正的人再為魏州刺史時,才召集魏州鄉老,為狄仁傑再立了一個祠堂,四時享祭。
崔耕心中暗暗琢磨,狄仁傑每為官一任都造福一方,百姓們為其建的生祠肯定不只一處,浣花鎮有個他的生祠並不奇怪。
後來,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狄光昭不知怎麼到了成都附近任職,又是殘暴貪婪無度,引得歷史重演,百姓們要毀狄仁傑在浣花鎮的生祠。
只是當初百姓們雕刻的是中年狄仁傑,又只有五六分相似,自己和蘇味道才沒有一眼認出來。
當然了,儘管想明白了這事兒的前因後果,但到底該怎麼應對,還真是為難。
對此不管不問。任由狄光昭魚肉百姓?良心上還真有點過意不去。再說了,狄光昭的那點子破事兒,在劍南道肯定不是什麼秘密,自己身為劍南道查訪使卻不管不問,恐怕難免被人抓住小辮子。
自己若是查明案情,公事公辦,將狄光昭繩之以法呢?還是不行。要知道,自己可是公認的狄系大將,這樣做,難免有忘恩負義之嫌。
什麼?你說這叫大義滅親?還是別開玩笑了,這年頭講究的是,親親相隱。別說這點破事兒了,哪怕狄仁傑要造反呢,按照現在的道德觀念。自己最好也得跟著。
到底該怎麼辦?一時間,崔耕愁腸百轉,難以決斷。
蘇味道多聰明啊。他腦袋中雖然沒有後世的記載,對官場掌故卻是熟悉得很,對狄仁傑父子的熟悉程度更是遠在崔耕之上。
蘇老頭見崔耕面色嚴峻,稍微一轉念。就緩緩道:“這成都城真可謂是藏龍臥虎,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姚壽,既沉穩幹練又長袖擅舞。若不是莫名其妙的得罪了陛下,早就入朝為相了。另外,益州刺史林嘯、成都縣令狄光昭,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狄光昭,可是狄相的三公子呢……”
崔耕馬上會意,道:“那蘇老爺子您以為,小子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蘇味道微微一笑:“當然還是老夫的看家本事,不表態。”
“啥?不表態?那不會被世人詬病嗎?”
“當然不會,且看老夫的手段……哎呦,哎呦,哎呦呦……”
說著話,蘇老頭猛然彎下腰去,捂住了肚子,繼續道:“老夫的老毛病又犯了,可堅持不住了,不行!咱們得趕緊走!”
“去哪?成都城?”
“長安城裡的大夫都不能為老夫去這病根兒,去成都有啥用?老夫聽說眉州附近有孫思邈老仙長的仙蹤出現,老夫還是吃上幾丸預備好的藥後,再快馬加鞭往眉州趕吧?去晚了,可能會抱憾終生!”
崔耕趕緊應和,道:“好,那咱們趕緊走!”
然而,儘管二人見機的如此之快,還是晚了。
崔耕的話音剛落,就聽外面有人發了一聲喊,道:“不好了,官府來人了,大家趕緊跑啊!”
呼啦啦~
百姓們似乎早有準備,頓時一鬨而散。也真難為高老三那麼大歲數了,竟然跑得比兔子都快,三晃兩晃已蹤跡不見。
但是,他們能跑,崔耕等人可跑不了啊。一個是不熟悉地形,一個是蘇老頭的腿腳著實不夠利索,當即被成都縣的衙役們抓了個正著。
封長青等人還想動手,崔耕對他們使了一個眼色,也束手就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