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裹兒道:“劍門關乃蜀地門戶,但自從天授元年以來,此地就劃歸隴右道,而不歸劍南道管理了。想必是你崔大黜陟使,只關注劍南道的一畝三分地,而沒注意到劍門關的異常吧?”

“劍門關有什麼異常?”

“官府文書,未經檢視不得通行。平民百姓,一律搜檢,尤其嚴查書信等物。”

崔耕面色微變,乾笑一聲,道:“看來這是陛下在防備我崔二郎啊?不過,單單這個舉動,還不足以阻斷我的耳目吧?”

李裹兒嘴角微翹,意味深長地道:“當然不足以阻斷二郎的耳目。但是,你想,誰會把朝中的這個變故告訴你呢?”

崔耕仔細一想也對,現在正是魏元忠一案的關鍵時刻。在武則天擺明了不想自己攙和此事的情況下,誰敢給自己通風報信?

聖心難測,若是他們的書信,被劍門關的守軍發現了,難道就不怕給自己這邊幫倒忙?

所以,實際上,武則天的這道旨意不是堵自己的耳目,而是堵朝中大臣的嘴。

崔耕疑惑道:“既然誰都不敢告訴我這個訊息……那太子殿下又因何派你來成都了呢?”

“因為他不想聽天由命,坐以待斃。”

李裹兒頓了頓,模仿著李顯的語氣,道:“當初孤王被趕下皇位,發配房州,已經死過一次了。這一次,孤王勢必周旋到底。崔愛卿,你若願意幫助孤王,就即刻隨裹兒秘密入京。若是不願……裹兒就拜託你了。”

怪不得非要李裹兒傳達呢,這話簡直暗含了孤注一擲之意!

崔耕暗暗尋思,難不成,李顯這傢伙要發動兵諫?不對啊,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神龍政變”是發生在四年之後,怎麼就提前了呢?

是我改變了歷史?還是……我明白了!

忽然,崔耕想到了歷史的一個記載。就在今年,太子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女兒李仙蕙、女婿武延基,因為背地裡議論張氏兄弟,被武則天下旨處死。

要知道,李重潤是武則天的親孫子,李仙蕙是武則天的親孫女,武延基是武承嗣之子,武則天的親侄孫。更關鍵的是,李仙蕙當時還身懷有孕!

三個人一起發發牢騷,就值得武老太太下這等狠手?恐怕這裡面的水深的很呢。

想到這裡,崔耕可以基本確認,李裹兒的話屬實。沒錯,李顯果然是想搞個大新聞,至於結果麼……反正按照歷史來看,是很不樂觀。

當然了,回京再兇險,既然李顯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崔耕也不能臨陣退縮。

崔耕道:“劍門關防守嚴密,我若是不公然造反的話,可調不回多少兵。”

“當初玄武門之變,太宗皇帝動用的兵馬不超過五百人。單憑二郎右控鶴監的三百兵馬,足夠了。”

崔耕當然明白,賬不是這麼算的。恐怕是李顯也覺得把握不大,在給自己鼓勁兒。

道理很簡單,當初玄武門之變時,不管朝臣們歸屬哪方,總歸是李家的臣子,改換門庭沒多大壓力。

但是現在,洛陽的兵權,大都為武姓官員所把持。李顯即便殺了武三思和武則天,最終迎來的恐怕也得是一場惡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更何況

他苦笑道:“三百女兵,乃是陛下所賜,關鍵時刻,忠心實在可疑。但是,想必以太子殿下的英明,也不只安排了我這一路兵馬。事不宜遲,那我安排一下,咱們三日後就動身?”

……

……

這次是秘密進京,封常清、周興、黃有為三人是沒法帶了,他們的形貌特徵太過明顯,保不齊就被人認出來。劇士開稍微好一些,但江湖上認識他的人太多,也不怎麼合適。至於宋根海……冒著風險帶他去,也沒啥用啊!

最後,崔耕暫時稱病,有拜訪的官員,命這四人一路擋駕。他自己則和崔秀芳、李裹兒一起,扮作三個結伴同遊的讀書人,往洛陽方向而來。

劍門關外鬆內緊,對於出關人等不怎麼留意,三人順利出關。這一日,終於到達洛陽城外四十里的張莊鎮。

上一次崔耕以劍南道查訪使的身份出京,夜宿張莊驛,引發了徐元慶行刺趙師溫一案。

這次他們是秘密返京,就沒資格住在張莊驛了。好在張莊驛旁邊就有一個名為“悅來”的客棧,供過往的行人商旅歇腳。

崔耕三人自行進了客棧,在櫃檯前道:“夥計,給我們來三間上房!”

“三間上房?不好意思,小店今天只剩下兩間上房了。要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