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休可沒被這麼大的數字嚇住,道:“那兩座礦藏,你是怎麼知道的?又怎麼證明這個礦藏的存在?”
崔耕之所以知道這事兒,是根據後世的記載。當然了,不能實話實說,崔耕索性編了一個故事。
話說泉州海商林知祥,屢次往來泉州和扶桑之間做買賣,偶然間在海上救了一個異人,那人為了報恩,將兩座寶山的位置告訴了他。
林知祥親自帶人前去,果然那個異人所說句句屬實。但是,光知道寶山的位置可不成,這麼大的利潤,小打小鬧還行,如果動靜大了,勢必傳揚出去,引來扶桑的傾國之兵,以他的實力可扛不住。
後來,崔耕和林知祥交情好,林知祥就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他。問崔耕怎麼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開採黃金。實在不行的話,和朝中哪位貴人合夥也行啊。不過,得讓崔耕作保,別最後自己的份子,被那位貴人都吃幹抹淨了。
崔耕既沒有秘密開採黃金的法子,也沒找著合適的貴人,此事就此擱置下來。
現在既然隴西李氏主動提出此事,那就好辦了。五姓七望動用自己的私兵,聯合開發這兩座寶山,當無問題。
這事兒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連李英夏都有些相信了,道:“果有此事,不知二郎你有什麼憑證沒有?”
“那兩座寶山,遠在扶桑,我能有什麼憑證?不過……”
“怎樣?”
“我有幾個旁證。大家請想:我為了海上航行方便,曾經發明瞭三樣技術:一個是水密隔艙術,二為指南針的技術,三為望遠鏡的技術。若無兩座寶山的吸引,單憑一點點交情,我能為林知祥辦那麼多事嗎?”
“誒,對啊,有道理!”
五姓七望自視甚高,看不起商人,崔耕所言,倒是非常符合他們的邏輯,馬上就有人點頭應是。
雙方陳詞已畢,接下來就該投票了。
一個是現成的每年一百萬貫,一個是金山銀海,這可怎麼選擇呢?
雖然說,崔耕的話未必全然可信,而且這礦產需要自己開採和保護。但是,別忘了,李休還能當幾年秘堂之主?按規定,無論他獲得多少支援,四十歲也必須退休。而這兩座金山,卻可以開採數百年,傳之於子孫!到底孰輕孰重,那還真不好說呢。
人們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一個時辰後,李英夏往四下裡掃視了一圈兒,道:“這麼長時間,想必大家都考慮清楚了,本族長宣佈,現在開始……投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