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4章 遲則生鉅變,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王海賓的性格,他要是真能獨得此功,哪還會向後方請求援軍?

事實上,莫看他現在表面上風光,實際上已經虛弱之極面對如此大勝,人非常興奮,可以挖掘自身的潛力。但馬可不行,已經有上百匹戰馬直接累死了,剩下的戰馬也將近脫力。

現在,唐軍騎兵的速度已經大為減慢,時間久了,必然會被吐蕃人反敗為勝。

本來這也沒什麼,歷史上王的偷襲敵營,也不是把那十萬人剿滅了,給敵人重大的殺傷,再從容退去,就足可以稱為“七百破十萬”了。更何況,王海賓此行還陣斬了敵軍主將!

然而,現在的情況,王海賓實在退不得。一來,吐蕃軍堵了糧道,不把這些吐蕃人徹底擊潰,唐軍就雖勝猶敗。

二來,皇帝在後面看著呢,這種情況下,自己怎麼能說不行?

強行逞能,這就是王海賓的性格缺陷。他可以要求其他諸將幫自己,但絕不會承認,是自己獨自解決不了問題才尋求幫助的。最後人家從大局考慮,真的來援助了,事後甭想從他那聽半句感謝的話。

類似的事情,他已經不知道幹過多少回了。要不然,他怎麼會在唐軍內人憎鬼厭的?

現在崔以及諸將正是看穿了他的窘狀,才故意要坑他一把。也只有李隆基沒經過什麼大戰,才以為他真能殲滅吐蕃這十萬大軍。

本來這也沒什麼,這麼多人已經集結待命了。王海賓再犟,死到臨頭也得退兵。

這時候唐軍諸將再出兵援助,一樣可以奪回長春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戰陣中。

郭子儀累得鼻窪鬢角熱汗直淌,怒道:“朝廷為何現在還不派援軍來?這是要眼睜睜地看著我等累死嗎?”

王海賓道:“不知是哪個小人,嫉妒咱們的功勳,向陛下進了讒言!哼,說得好聽,是讓咱們獨得此功。實際上,卻是不讓咱們立功!”

張守也是一陣鬱悶,發牢騷道:“就算有小人進讒言,郭帥怎麼不給咱們說話?”

崔耕意味深長地道:“我就奇怪了,不是說聖天子英明神武嗎?怎麼就那麼容易被小人矇蔽了?”

“呃……”

這就是說皇帝的壞話了,其他人都沒敢搭茬。但內心之中,就是忠君愛國的郭子儀,都隱隱覺得李隆基的所為,著實和英明神武不怎麼沾邊。

正在這時,楊玄琰忽然尖叫道:“不好,危險!”

“什……什麼危險?”

“不知道,就在東邊!”

“東……東邊?”

當時,長春谷西邊是唐軍主力,長春谷內是吐蕃這這十萬大軍的主力,但長春谷東邊還有吐蕃小股部隊在留守。

難道說……是吐蕃的小股部隊來援了?

崔耕心中一緊,往東望去,功夫不大,就見果然,遠方煙塵滾滾。

這種情況,到底是有吐蕃人的小股部隊在虛張聲勢,還是大股部隊來援,不大好判斷。但是,再加上楊玄琰的直覺的話,答案簡直呼之欲出。

崔耕驚呼道:“不好,吐蕃的援軍到了,咱們趕緊退!”

然而,崔耕等人看到了援軍,吐蕃人自然也看到了。被王海賓打得極為憋屈的吐蕃人士氣大漲,開始拼死反擊,阻滯唐軍的迴歸之路。

另外,王海賓對吐蕃人的援軍是否到了將信將疑,往回進攻並不堅決。

等到眾人親眼看到一萬左右的吐蕃騎兵已至的時候,再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王海賓撥馬就走,不敢硬抗。

廢話,人家都是生力軍,人馬都在最佳狀態,自己這邊卻是鏖戰了近兩個時辰,人困馬乏,上去硬抗,那不是找死嗎?

好在那夥騎兵的目的並不是他們,而是直接呼嘯而過,橫亙在了先鋒軍和唐軍主力之間。準確地說,是在吐蕃軍之前修好的工事前停了下來。

原本吐蕃軍被崔耕等人衝得大亂,王海賓沒費什麼力氣,就衝破了這些工事。現在這些吐蕃騎兵一到就找到了關鍵,在這些工事處駐守。唐軍再想突破這些工事,根本就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事兒。

完全可以說,吐蕃這一萬騎兵的突然出現,簡直是神來一筆,將戰局再次扭轉!

“豎子敢爾!”

王海賓怒罵一聲,勒住韁繩,真不知如何是好。

繼續攻擊吐蕃軍,那是自己找死。撤軍?後路已斷!最關鍵的是,東邊煙塵滾滾,還有大隊的吐蕃騎兵趕來。

他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