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2章 捨命來報仇,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啊!”楊玄琰也反應過來,道:“我只是用拳頭打了他,用棍子抽了他,可沒有勒他的脖子!這事兒有古怪!”

鄧光賓冷笑道:“難道依你們的意思,這姜仁義是自殺的?但是,其一,那他身上的傷痕怎麼解釋?其二,若是自殺,應該是舌頭伸出嘴巴。但這姜仁義的舌頭,卻並未外伸。”

崔耕微微搖頭,道:“那卻不然。即便是自盡,也可能舌頭並不外伸,關鍵是看那繩子所勒的位置。若在喉結之上,則舌頭外伸。但若是喉結之下,舌頭就不會外伸了。鄧御史可以去看那勒痕,是否就在喉結之下。”

“還有這種事兒?”

鄧光賓趕緊去那屍體近前檢視,果然勒痕是在喉結下邊。

但他依舊不甘心,道:“即便如此,也只能說,姜仁義既有自盡的可能,也有被楊玄琰所殺的可能。而如今有姜仁義之母為證,他自殺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楊玄琰大怒道:“你也知道,這老太婆是姜仁義他媽啊。她說的話,能算證據嗎?”

崔耕此時卻已經暗暗有了個推論,不慌不忙地道:“鄧御史莫著急,本官應該能夠證明,這姜仁義是自盡的。”

然後,他起身來到那屍身的近旁,仔細觀察這屍身的傷痕。

“鄧御史、周縣令,你們過來看。”

崔耕伸手一指,道:“單看這傷痕就能斷定,姜仁義是一心求死。”

“為什麼?”

“因為……這傷痕是他偽造的。其痕深黑,四邊青赤,散成一痕,而又沒有浮腫,此傷必是櫸樹皮偽造的傷痕無疑。”

周瑟奇怪道:“櫸樹又是什麼樹?”

“呃,櫸樹乃是嶺南道的一種樹。其皮味苦無毒,下水氣,止熱痢,安胎主妊娠人腹痛。其葉也無毒,治腫爛惡瘡。”

鄧光賓質疑道:“既然櫸樹乃嶺南所產,為何那姜仁義能得到此樹皮,他又是透過什麼途徑知曉偽造傷口的辦法的?”

崔耕搖頭道:“那本官就不知道了。不過,此人既然下定決心,以自己的死來誣陷楊玄琰,肯定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能得到這個方子也不算奇怪。”

頓了頓,又道:“其實,要驗證這傷口是否櫸樹皮所偽造並不難。只要先將蔥白搗爛塗模在青紫處,然後再用醋糟塗抹,最後水洗即可。若是真傷,傷痕顏色不變,但若是假傷,就會顏色盡去。”

周瑟道:“那還等什麼,來人,快去取蔥白、醋糟來。”

功夫不大,蔥白、醋糟到了。

萬年縣仵作依著崔耕交代的法子,洗了姜仁義身上的傷痕。但見,果然,青紅之色盡去。

周瑟深施一禮,道:“多謝崔相了。要不是今天您在場,下官就冤死了一條人命。呃……您能不能告訴我,這櫸樹皮偽造棍傷之事,到底載於何典啊?下官也好細細研讀。”

崔耕當然是根據後世的記載。

宋慈《洗冤集錄》有云:南方之民,每有小小爭競,便自盡其命而謀賴人者多矣。先以櫸樹皮罨成痕損,死後如他物所傷。何以驗之?但看其痕,裡面須深黑色,四邊青赤,散成一痕而無虛腫者,即是生前以櫸樹皮罨成也。先將蔥白搗爛塗,後以醋糟,候一時,以水洗,痕即出。

當然了,現在還是大唐年間,這種冤枉人的方法,還沒有流傳天下。

但是,這不妨礙崔耕依此解釋此事啊。

他當即敷衍說,這個法子並沒有什麼典籍所載,但自己為嶺南道肅政使時,遇到過一些類似的案子。

其實驗證是否真傷,沒自己交代的那麼麻煩,只要看那青紫處有沒有腫脹就行了。

當一個人生前被毆打致傷時,血脈執行,會出現皮下出血,形成青紫腫脹。但用櫸樹葉敷在面板上染色,雖然顏色對了,但造不出腫脹來,很容易就可以辨別。

只是今日自己要讓眾人心服口服,才用了蔥白、醋糟,徹底把傷口洗乾淨。

周瑟聽完了,對崔耕更是佩服,連連道謝。

吳知卻衝著鄧光賓揶揄道:“鄧御史,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要說的沒有?”

鄧光賓深吸一口氣,道:“崔相斷案如神,明察秋毫,本官甚是佩服。”

“我問的不是這個。”吳知道:“敢問鄧御史,你今日險些冤死一條人命,不知作何感想?你不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嗎?你不是剛直不阿隨時準備彈劾崔相嗎?”

“我……”

鄧光賓被吳知擠兌地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最終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