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句話可謂釜底抽薪!

蠻人生產糖霜那是為了賣的,若是賣不出去,崔耕的一切計劃,就都是空中樓閣了。

孟則常非常高興地道:“對,漢人和咱們蠻人之間仇深似海。人家若不肯買咱們的糖霜怎麼辦?”

孰料,崔耕卻不慌不忙地答道:“孟鬼主且勿心憂,這漢人不買,還有吐蕃人、南詔人、天竺人買嘛。我八仙部勢單力薄,人手過少,只能和漢人做交易。但我蠻部一統,實力強大,自然可以和其他國家做買賣了。”

頓了頓,崔耕繼續道:“事實上,比起賣的問題,本鬼主更擔心買的問題呢。”

“什麼?買的問題?”

“正是如此。我們蠻部做糖霜買賣賺了錢,總得花出去吧?但是,南詔比咱們富裕不了多少。吐蕃也沒什麼好東西,天竺路途太遠。咱們蠻部最終還是要向漢人買東西。”

“對啊!”被孟則常叫出來的那個人終於找著理了,道:“大家賺著了錢卻不能花,那不是白忙活一場嗎?所以,你這個主意,完全是個餿主意。”

“那卻不然。”

崔耕面色嚴肅,對眾人亮聲道:“呂某明人不做暗事,這裡就向大家交個底。我若為蠻王,就向大唐俯首稱臣,與唐人和睦相處!只要他們准許咱們自由互市,咱們蠻人就永不背叛!”

對於如何處理漢蠻之間的關係,崔耕想了許久。

最終他還是放棄了改土歸流的誘人想法,以這個時代的條件,漢人在此地維持不了多少人口,改土歸流實在達不到。

自己只要加強雙方之間的聯絡,保持和平,就算功德無量了。

現在崔耕說這話,既是為了應付那個中年人,也算他的政治宣言。

說白了,什麼漢人和蠻人之間仇深似海,不可能和睦相處,純屬扯淡。如果這話是真的,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祖上是漢人之人,做了蠻族的鬼主?事實上,蠻人之間不少有不少世仇,比漢人和他們的矛盾大得多。

此言一出,有利有弊。

對於小部落來講,與大唐對立,什麼好處也沒有,還得出錢出人與大唐交戰。如果既能回到以前的羈縻狀態,又能透過賣甘蔗換錢,當然是不錯的主意。

但對於三大部族來講,他們都有一統蠻人,自成一國的心思,頓時就視崔耕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剛才與崔耕為難的中年人勃然大怒,道:“我蠻人好不容易自立,你卻要向唐人稱臣,到底是何居心?”

“自立?”崔耕冷笑道:“說得好聽、我來問你,唐人若出動大兵鎮壓,我蠻人果真能頂得住?莫忘了,那新任的劍南道安撫使崔耕,乃是當世名將,連契丹之亂都平了!”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裡,對大唐四周的藩國,有個大概的實力劃分。

吐蕃和突厥並列第一,然後就是新羅扶桑,緊接著是契丹、奚、等族……最後倒數第二的,就是所謂的“西南夷”,也就是崔耕面前的這些蠻人,最後就是東南方向的僚人。

對此,這些蠻族鬼主都心知肚明。

聽崔耕這麼說,大家要說不害怕,那當然是假的。不少小部落越發堅定了擁崔耕為蠻王的想法。

但爨士龍卻朗聲道:“誠然,那崔耕不是好惹的,大唐更是不可力敵。但是,我蠻人不是獨自在同大唐作戰。”

“你是說南詔和吐蕃?”

“不錯。南詔之主盛羅皮,已經將自己的兩個女兒,皮閻鳳和皮閻凰嫁給了某的兩個兄弟爨士豹和爨士虎。若我為蠻王,我蠻幫和南詔就是兄弟之國,共抗大唐!這不比你對大唐稱臣強的多?”

“等等……”崔耕皺眉打斷道:“你說南詔之主盛羅皮的兩個女兒,一個叫皮閻鳳一個叫皮閻凰,怎麼完全不同姓?該不會是人家隨便找了兩個女子來忽悠你吧?”

“那怎麼可能?”爨士龍解釋道:“南詔人跟漢人和咱們蠻人的風俗不同,沒有姓氏,實行父子(父女)聯名制。也就是說,子女取父親名字中的最後一個字,作為名字的第一個字。”

“原來如此。”

大唐是把所有西南邊境的非漢人統分為白蠻和烏蠻,但是,離漢人較近的蠻人,受漢人的影響很大,產生了“鬼主制”。他們可不會把把六詔之地的人視為同族事實上,他們也的確不是同族,只能說漢人的分法太粗疏,太不科學了。

崔耕想了一下,繼續道:“聽聞當初咱們蠻部起兵,取得了吐蕃人的幫助,那又怎麼說?”

孟部鬼主孟則常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