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時辰後,甘露殿。

崔日用面上無悲無喜,以無可挑剔又頗有風儀的姿勢跪了下去,高聲道:“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平身。”

“謝萬歲!”

按禮儀,崔日用是做過兩次宰相的人,李隆基應該說得是“平身,賜座。”如今李隆基只說了“賜座”二字,崔日用也只得直直地站在那裡了。

李隆基舉目前望,整好與崔日用的眼神接觸。

“該死!”李隆基暗罵了一聲。

實際上,李隆基已經無數次見到這種眼神了,但每見一次,他都感到非常不舒服。

無他,就算姚崇、宋、魏知古等老資格,一般情況下,都不敢或者不願與自己對視。

可就是這個崔日用,一直以上,都是不卑不亢地與自己對視,似乎雙方是平等的。就好像,好像……對,就好像是崔耕那個亂臣賊子的眼神!

想到崔耕,李隆基的面色更見冷厲,咬著牙道:“崔日用!”

“微臣在!”崔日用的聲音依舊那麼從容不迫。

“聽說你最近與楊思勖走得甚近?”

“不錯,正是。”

“那楊思勖彈劾王毛仲,你也有所知聞?”

“然也。”

“那好,朕來問你……崔耕對王毛仲之死能未卜先知,你作何解釋?”

“未卜先知?”崔日用先是一愣,隨即頗為不以為然地道:“怎麼個未卜先知法兒?崔耕要是真有那本事,還用得著避居嶺南道?真是令人可發一笑。”

“正是因為如此,朕才甚是奇怪呢。”李隆基盯著崔日用的眼睛,道:“當日嶺南道有端州司馬狄雲鶴,面刺崔耕不顧大仇與朕妥協。但崔耕卻說,自己掐指一算,那王毛仲就命不久矣,所以不必報仇。他怎麼算到的?”

哈!

崔日用先是一樂,隨即笑容迅速收斂,道:“陛下您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了,那崔耕分明是在裝神弄鬼。”

“此言怎講?”

“您想啊,崔耕要在泉州登陸,是不是到了刺桐港就直接上岸?”

“當然不能。嶺南王在嶺南的初次亮相,怎麼也得選良辰擇吉日,萬事俱備……呃……”

話說到這,李隆基陡然明白了,道:“你是說……崔耕早就知道王毛仲已死,卻故作不知,布了一個局?”

“就這麼簡單。”

事實上,崔耕是先安排了安祿山行事,再“預測”到了王毛仲的死期。但是在不知內情的李隆基看來,崔日用的這個解釋,卻是最符合邏輯的認知。

他心中暗暗琢磨,對啊,只要略施小計,就可以貪天之功而己有,崔耕傻了才不幹呢!

另外,崔耕如此裝逼,好有利於離間朕和崔日用以及楊思勖的關係!

這個解釋可比什麼崔二郎遙控指揮,崔日用獻計,楊思勖陷害王毛仲可信多了。他崔二郎又不是神仙,難道還真能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里之外不成?

這麼簡單的道理,朕怎麼之前就沒想到呢?

呃……似乎也不算簡單,這條計策不光朕沒想到,嶺南道的人也沒想到,他們甚至以為是崔耕天命在身呢。

如此說來,還得說是崔日用的眼光遠超常人。

……

本來麼,誰願意承認自己笨啊,更何況是心高氣傲的李隆基?所以,也只能解釋為崔日用“才高八斗”了。

既然崔日用有如此大才,似乎“恃才傲物”也可以理解。

倏忽間,李隆基看崔日用的目光柔和起來,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崔刺史真是一語道破了天機,朕受教了。”

崔日用道:“哪裡,臣也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而已。”

他退了一步,李隆基看他越發順眼,又聊起了朝中幾件不大重要的政務。

崔日用確有才華,回答得切中要旨,滴水不漏。

這邊楊思勖則眼珠亂轉,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事實上,剛才聽李隆基問及崔日用和自己關係的時候,他的心肝兒直從嗓子眼兒裡跳出來。

他暗暗琢磨,敢情皇帝對我和崔日用交往的事兒門兒清啊,那我剛才提議崔日用解釋此事,豈不整好落入了皇帝的算計中?

現在問題來了,那皇帝為何還裝模作樣地對我的提議表示贊同呢?

是了,我在皇宮內經營日久,他怕有人給崔日用通風報信,恐怕……就是連趙七都信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