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斥候答道:“夜太深,看不大清楚,估計人數在三百到六百之間,還帶著許多輛大車,好像是押運糧草的。”
這就更奇怪了。按說渭源縣就是最前線,吐蕃往這押運那麼多輜重幹哈?
崔耕和郭子儀、張守對視一眼,都露出了濃濃的疑惑之意。崔耕道:“事有反常即為妖,說不定吐蕃人是準備出什麼么蛾子呢。咱們這次非但不能躲,還得抓幾個活口。甚至,不但要抓活口,還不能洩露自己的行蹤。”
郭子儀點頭道:“崔兄所言甚是。原來咱們大唐幾支小隊失蹤,恐怕就是吐蕃人搞的鬼。只是這次張兄熟悉路徑,專走小路,咱們才沒和吐蕃人對上。若走露了訊息,恐怕我等就會步了那幾撥人的後塵。”
張守拿著一根草棍兒在嘴裡咀嚼著,含糊不清地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咱們要無聲無息地吃下這些人,談何容易?不知兩位有何妙計?”
“呃……”
崔耕和郭子儀凝神細思。
那斥候催促道:“三位將軍趕緊想法子,那幫吐蕃人馬上就要到了。”
“有了!”
崔耕心思電轉,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典故智取生辰綱。在《水滸傳》中提到,楊志押送生辰綱去往東京汴梁,在黃泥岡被晁蓋、吳用等人下了蒙汗藥,奪了生辰綱。雖然故事是編的,但道理是真的。今日之事,能否照此辦理呢?
想到這裡,崔耕眼珠一轉,道:“大家都有會吐蕃話的手下吧?若咱們扮作吐蕃人,和這些人虛與委蛇,再暗中下毒……毒物不好找,但在梁家莊找點巴豆不難。只要他們吃了巴豆,還不是任咱們宰割嗎?”
郭子儀看向張守道:“冒充吐蕃人……下巴豆……那就非張兄出手不可了。”
“哈哈!”
張守將手中的草棍兒一扔,道:“真英雄所見略同也!沒問題,此事就包在俺老……呃,姓張的身上。”
張守本來打算直接稱“老張”,不過,眼前這位自稱“崔炎”的隊正,不但救了他兩次命,還心思靈敏莫測高深,讓他下意識地不敢不敬,改口稱了“姓張”。
事實上,崔耕的這個法子他早就想到了,剛才不說,只是想看看崔耕和郭子儀的成色而已。
與郭子儀治軍嚴謹,臨戰以堂堂之陣不同,張守原來的駐地是在瓜州,地處邊陲,漢人少而蠻夷多,官軍數量不足,唯有既狡猾又殘忍,才能鎮住場子。在與吐蕃的斥候戰中,張守使的陰損招數太多了,現在幹這件事兒簡直輕車熟路。
簡短截說,張守吩咐下去,功夫不大,他的手下就有二三十人換好了吐蕃人的服飾。至於相貌和語言……好吧,這些人本來就是投靠了大唐的吐蕃人。
然後,崔耕和郭子儀帶著大部分兵馬,就在梁家莊外埋伏,張守自己則帶著那二三十人和吐蕃人交涉。
大約半個時辰後,一支火箭升空,崔耕和郭子儀趕緊帶著大隊人馬殺進了梁家莊。
這些吐蕃人的實際人數大概是七百左右,此時均已中招。崔耕沒費什麼力氣,就把他們全捉了起來。
不過,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此時的張守,面上卻全無興奮之色。
相反地,他將崔耕和郭子儀拉到了一個僻靜無人之地,苦澀道:“崔兄、郭老弟,咱們這回的麻煩大了。”
“怎麼了?”
“剛從吐蕃人那得到訊息,現在他們的大軍已經佔了渭源縣城。非但如此,今日吐蕃大將盆達延率軍十萬,不僅將渭源附近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鎖,還攻佔了長春谷。換言之,咱們已經回不去了,我……大唐危矣!”
“我~日!”
崔耕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太瞭解現在的局勢了,如今唐軍五十萬與吐蕃軍四十萬對峙,雙方都沒找著什麼突破點,不肯輕易決戰。
但是,現在吐蕃人攻佔了渭源以北的長春谷,就形勢立變,人家相當於把大唐的糧道截斷了。
依唐軍的存糧估計,大概還能支援半個月。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渭州城內的守軍存糧多些,城外駐紮各地的唐軍存糧少些。另外,主帥也不能不留下足夠的備用軍糧。
所以,三日之內,就會有部分唐軍被迫減少口糧。五日內,缺糧的訊息就會傳遍唐軍,大軍士氣低落。
說不定什麼時候,吐蕃人就能找著機會,發動猛攻,大敗唐軍。實在找不著機會也沒關係,反正唐軍存糧有限,吐蕃人不急。只要堅持個把月,就可以直接給唐人收屍了。
現在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