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玄琰本是長安街面上的小混混,訊息非常靈通。與此同時,他散佈訊息的能力也非常強。
一傳十,十傳百,崔耕前往嶺南道的目的,迅速在長安城傳揚開來。
崔耕本來的意思,是自己到了嶺南道之後發展海貿,可以發大財。
可是,以訛傳訛再加上人們的想象,越傳越變樣兒,越傳越光怪陸離,也越傳越令人熱血沸騰。
“誒,我說兄弟,聽說了嗎?”
“不是……我說說啥了,我就聽說了?”
“還能有啥?最近人們常說的,去嶺南道做海貿的事兒唄。”
“當然聽說了。據說啊,海外有個島上,長著一種生金草。三年一開花,三年一結果。結的果子不能吃,不能用,當地人棄之如敝履。等有個海商上去一看,擦!那果實全是金子啊!”
“我還聽說了,有個人隨著船出海,啥都不懂,也不知道販賣什麼。有天他到了一個荒島上,看見一個大鱉的鱉殼,覺得挺好,就帶到了船上,準備拿回來販賣。同船的人都笑他,你帶這玩意兒有啥用啊?誰會買啊?沒想到運回來之後,遇照識貨主了,把那鱉殼開啟,裡面是八顆腕大的珍珠,當時就賣了幾百萬貫,幾十輩子都吃用不盡呢。”
“我還聽說,有個書生出海遇著風浪,掉入海中。結果您猜怎麼著?被龍王的閨女救了,這麼一來二去的,那書生竟然成了龍王爺的駙馬了。財色雙收啊!”
“你們可都說錯了,我聽到的可不是這樣的版本,我聽說的可是那裡有塊神秘之地專門長金子的,不過地勢很偏僻,一般人都找不到,即使是嶺南王崔耕也是在無意中得知了那個地方,據說還是有個老神仙看他對咱們百姓很好,所以才告訴那個地方給他,讓他把那裡發展起來,到時咱們又多了一個安居的地方。”
……
隨著這些傳說的興起,再沒人說崔耕選嶺南道是大傻帽了。甚至不少人準備往嶺南道一行,圓自己的發財夢。許多原本猶豫不覺的官員也準備跟著崔耕一起去嶺南發展。
當然了,去也不能自己一個人亂闖。
嶺南道一直在那,過去就是犯人的流放地。今天為何變成香餑餑了呢?因為“點金聖手”崔耕唄。
所以,崔耕知道怎麼走能發財,一般人可不知道。
崔耕前往嶺南道的行程,是從長安坐船到洛陽;再從洛陽沿京杭大運河道揚州。從揚州出海,最後到達嶺南道的泉州城。
他這次帶的人可真不少,有願意跟隨自己的羽林軍及其家眷。有一萬安西軍,有太平公主一家。
總共加起來達到三萬人左右,現在大家最好的法子,就是加入到這些人的隊伍中。
若能在船上得到崔相一言半語的指點,那就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所以,崔耕驚喜的發現,不斷有人要求和自己一起去嶺南道,三萬人的隊伍,竟然擴張到五萬餘人。
而且都是青壯年!
多了這兩萬人的鎮壓,就可以吸收五六萬僚人,加入嶺南道的經濟體系中。
其意義真是如何形容也不為過。
當然了,崔耕移鎮嶺南道。其影響遠遠不止如此。
……
……
揚州城。
李半鍾剛剛吃罷了午飯,就聽到院門外傳來一陣人喊馬嘶之聲。
他眉頭微皺道:“嗯?這是哪來得惡客,竟敢在咱們李家門口撒野?徐三兒,你去看看。”
“是。”
徐三兒去的快,回來的更快。
功夫不大,就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道:“不……不是惡客……是少爺……啊,不,是老爺回來啦?!”
“少爺?老爺?”李半鍾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是公子回來了!”
然後,三步並作兩步走,兩步並做一步行,迎出了門外。
仔細一瞅,可不是嗎?這所宅子的真正主人,李邕回來了,還帶了眾多的隨從。
他驚訝道:“公子,您怎麼回來得如此匆忙?怎麼也不通知一聲,我好派人去接您啊!”
李邕將馬匹遞給徐三,匆匆往裡走,搖頭道:“迎接什麼?搞那套繁文縟節,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到底有什麼急事兒?”
“你沒聽說崔相要護衛太上皇去嶺南道的事兒嗎?”
“聽倒是聽說了。”李半鍾壓低了聲音道:“我還聽說了,崔相不是護衛太上皇去嶺南道,而是綁了太上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