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4章 還是得談判,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吏部尚書就打發了。而且這吏部尚書也沒幹多久,就被貶為常州刺史。

其實仔細想想,李隆基不斷念叨的三個功臣,“崔日用之智,劉幽求之謀,鍾紹京之果”,這三位擔任宰相的時間都很短,大部分時候,是處於鬱郁不得志的狀態。

無它,要說這三位搞政變可能是把好手,但是拼起朝堂上的手腕來,簡直跟姚崇張說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人家略施手段,他們就得被貶官出外。

崔耕現在這麼說,無疑也沒安著什麼好心。在崔日用的心裡邊先安下這麼一顆釘子。希望他能抵抗得強烈一番吧。

李隆基的朝堂越亂,他這邊才越安穩。

崔日用當然也明白崔耕的意思,道:“好了,不說這個了,長安之事,不知二郎你準備如何了局。”

崔耕道:“當然是太子殿下准許我們帶著陛下去魏州安置。魏州沒了燕王,多了個陛下,還是挺安穩的嘛。”

“你……”

崔日用苦笑道:“二郎你就莫拿這不可能的事情說事兒了。太子殿下就是寧願拼個魚死網破,也不會同意陛下去魏州的。”

“呃……不同意陛下去魏州也行,那麼……他同意不同意太上皇去魏州呢?”

“太上皇?”崔日用眼前一亮,道:“對於太上皇,陛下允許的範圍就多了。不過……魏州依舊不行!不如,益州如何?二郎你在益州根深蒂固。”

“你就拉倒吧?!”崔耕不屑道:“益州我還用得著李隆基給,上官婉兒本來就替我牢牢把益州握在手中了。對了,還有西南的蠻人們對我忠心耿耿,益州沒有我點頭,誰也拿不走。”

“好吧,不去益州,你想讓太上皇去哪?”

“泉州。”崔耕盯著崔日用的眼睛,道:“準確地說,是整個嶺南道。不知日用你允或是不允。”

“嶺南道?”崔日用道:“咱們再確認一下,二郎你是想用河北、山東二道加上安東都護府,換嶺南道?”

“然也!”崔耕嘆了口氣,道:“現在李隆基有八萬大軍,我才一萬多,也只能如此委屈求全了。”

……

……

大明宮,甘露殿。

儘管這裡乃是皇帝的寢宮,儘管李隆基還沒登基為帝,但這裡,現在已經成了他的辦公所在。

李隆基反覆確認道:“崔耕真的只要嶺南道?”

“確實如此。”崔日用表示很肯定的答道。

“按說不應該啊。”李隆基微微皺眉,分析道:“現在孤王其實在長安沒那麼大優勢,只能說是略佔上風。最關鍵的是,當初父皇的一步閒棋,我幾個兄弟選在都在外地。他們隨時有可能被某些心懷叵測之人利用。所以……崔耕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崔日用搖頭道:“那也未必。其實,關於崔耕的想法,在下也能猜上一二。”

“說來聽聽。”

“他比您更怕幾個王爺受人鼓動登基為帝。準確地說,他以天下蒼生為念,不想因為一己之私,破壞這太平盛世。您想想,上次的談判,他也是略微吃虧,又有什麼陰謀了?”

王琚心眼比較小,對崔耕成見頗深,道“瞧你說得,好像崔耕成了大聖人似的。哦,就他以天下蒼生為念,我等就是蠅營狗苟的罪人?真是豈有此理!”

“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崔日用連忙辯解道

“哼,誰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王先生莫著急啊!”張說微微一笑,道:“崔耕是聖人也好,是惡魔也罷,總而言之,現在他不肯投降,就是咱們的敵人。咱們只需分析,崔耕得了嶺南道之後,會不會對咱們構成威脅?至於其他的現在暫且不用考慮!”

“威脅個鬼啊!”王琚道:“嶺南道是流放之地,要人口沒人口,要糧食沒糧食,連偏安的益州都比不上,又如何威脅咱們?”

張說道:“那不就結了?崔耕去嶺南道,對咱們百利而無一害,咱們為何不就此同意呢?另外……”

“什麼?”王琚好奇的問道。經過張說的勸說,他即使再小心眼,現在也不想去爭論了,畢竟事實擺在了眼前,怎麼說崔耕去了嶺南道,對他們有利沒有弊。

“本相已經想好了幾招散手,保管讓崔耕的嶺南道之行,吃不了兜著走!”張說胸有成竹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