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甘露殿內。
李隆基面沉似水,道:“張愛卿,似乎你那所謂的幾招散手,不怎麼管用呢。”
“這個麼……”
“確實是不怎麼管用,本來還期待看崔耕的笑話,結果變成了自己人的笑話”姚崇人不準諷刺道。
張說修得滿面通紅,道:“本來前面進展的很順利,結果冒出一幫商人來,都是那幫子見利忘義的商人,才讓微臣的謀劃沒有成功。”
姚崇和張說,都頗有清名,也都很有能力。但二人之間的關係相當惡劣,就算不能用“你死我活”來形容,也差不了多少。誰叫兩個都有能力,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見不得對方比自己厲害。
見張說吃癟,姚崇的心裡是別提多高興了,道“行了,莫給自己找理由了。現在你就說,我們應該怎麼對付崔耕崔二郎吧?難不成,咱們為了這事兒,就把幾個商人怎麼樣了?這樣的話,別人會怎麼說我們呢?”
“這……”
張說一咬牙一狠心,道:“崔耕足智多謀,又小手段眾多,咱們用隱私手段對付他,效果不怎麼好。既然暗的不行,咱們不如干脆就用堂堂大勢,直接碾而壓之。”
姚崇一拍自己的腦袋,道“很好!碾壓!我也想碾壓。請問張相……這具體行動是什麼呢?要怎麼碾壓才能保證成功呢?”
張說道:“嶺南道最缺的就是人口。咱們可以令臨近嶺南道的各都督,或扮作盜賊,或者直接和領南道的相鄰州府起衝突。嶺南道的官兵死一個就少一個,時間久了,嶺南道定然不足為慮。”
李隆基眼前一亮,道:“這個法子好!當初蜀漢三國人口稀少,雖然兵鋒旺盛,但最終還是被曹魏吞併。現在嶺南道連蜀漢的人口都不如,咱們的人口卻遠超曹魏。用此計對付崔耕,定能全勝!”
姚崇見張說得了彩頭,心情越發不爽。
他大手一伸,道:“拿來!”
“拿來什麼?”張說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不知道姚崇要自己拿什麼給他。
“錢啊!靠近嶺南道的州府,哪個富裕?你們讓他們出兵打嶺南道,還不能走公家的賬,可不得私下給人錢嗎?”姚崇沒好氣的說道。
李隆基道:“關於錢財之事,姚相不必擔心。朕出自己的內庫,讓張相籌劃也就便是了。”
姚崇反問道:“陛下的內庫錢很多嗎?”
“託父皇的福,一千多萬貫總是有的。”
姚崇不以為然地道:“一千多萬貫的確不少,但是,恐怕也不怎麼經花啊。”
李隆基只以為姚崇是在冒酸水,沒想到的是,姚崇此言一語成讖。
……
……
從古至今,所有的政府都有一種特性:不管有多少錢都是不夠花的。比如政府如果收入一百萬貫錢,他們就能花一百二十萬貫錢。但是,當國庫收入達到兩百萬貫錢了呢?
不好意思,它能花兩百五十萬貫。
所以,別看崔耕在大唐為政府開了許多財源,大唐國庫裡依舊沒多少積蓄。依舊還是比較窮。
李隆基發現李旦留給自己的內庫裡有一千多萬貫,原本以為自己相當富裕了。被姚崇一說就有點覺得少了。但也覺得應該還是可以解決崔耕的問題
不過,還沒等這錢給張說做活動經費呢,他就遇到了一件花大錢的事兒突厥攻打崔耕所建的三座受降城。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勤政殿上。
啪!
李隆基猛地一拍御案,怒道:“怎麼崔耕為冀王的時候,突厥不攻打三座受降城,崔耕為嶺南王的時候,他們就攻打受降城!依朕看,分明是崔耕勾結突厥,要給朕一個大大的難看!哼,什麼崔耕崔青天,分明是一個欺世盜名的小人!世人都瞎眼了!”
新皇勃然大怒,在場的官員自然提心吊膽,一片寂然。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開口,說得好還好,說得不好肯定是被當炮灰的物件,所以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上前說上一句話來。
不過,待李隆基話音剛落,宰相宋還是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還請慎言,以免為後世所譏。”
李隆基這個時候本來就在氣頭上,宋的話一出,他就質問道:“怎麼?你說朕說得不對?哪裡不對?你說說看?”
宋自知自己撞到了槍桿,但話已出不好收回,一陣苦笑道:“陛下您說得的確不怎麼對,正是因為崔耕和突厥沒有勾連了,突厥才攻打我受降城。如果有勾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