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默咄耍心機,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真是這個道理。

奚族只是派兵參加了契丹軍隊,又沒有正式釋出檄文反周。到時候只要說自己是被契丹裹挾的,以武則天好大喜功的性子,不僅不會降罪,還會有大筆的賞賜賜下。無論契丹是贏是輸,奚族都是穩賺不賠啊!

奚族長老們逼著蘇運來向拉達米珠求親,恐怕主要目的是巴結突厥,而不是為契丹出死力。

如此說來,契丹和奚族這兩個盟友之間,還真不像表面上那般親密呢。

……

……

第二天一早,崔耕的隊伍和蘇運一起,離開了鷹嘴城,直奔鬱督軍山而來。

鬱督軍山乃是突厥人的聖山,山腳下就是默咄的牙帳所在。

說來也怪,突厥境內雖然大大小小的城池不少,但此地作為首都,卻並未築城。放眼望去,就是一片無邊的帳~篷。

這裡總共駐紮著兩萬突厥“附離軍”,也就是突厥最精銳的部隊,默咄正是靠著他們,才登上了至高無上的汗位。

毫不誇張地說,附離軍在哪,哪裡就是突厥真正的中樞。現在出現在崔耕面前的,就是突厥附離軍的副統領,察羅失活。

論起權勢來,此人在突厥人貴族中的地位絕對能排的上前五。

牙帳外,察羅失活滿臉地桀驁不遜之色,大手一揮,道:“柴侍郎,崔著作,裡邊請,可汗叫你們進去呢!”

這話表面上倒是沒什麼毛病,但別忘了,自從崔耕進入突厥以來,包括他的大仇人賽修倫在內,都尊稱他一聲“左賢王”。

現在察羅失活忽然叫起了崔著作,很顯然,他對崔耕和拉大米珠的親事,不怎麼認可。

隨著察羅失活進入王帳之內,崔耕稍微一掃,更是心中一沉。

突厥可汗默咄,面南背北,居中而坐。

左邊廂是數十名臉熟的突厥官員,人人正襟危坐,面色肅然。

右邊則是三個契丹人和奚王蘇遠。

孫伯興和孫仲立崔耕是認識的,還有一人,四十來歲,面色蠟黃,五官也算端正,雙目炯炯有神,唯獨那呈“正八字”的眉毛,怎麼看怎麼彆扭。

形勢不妙啊,自己最堅定的支持者拉達米珠在哪呢?就算沒有拉達米珠,便宜大舅子同俄特勤在也好啊!默咄把他們藏起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二郎啊,本汗給你介紹一下。”

默咄表面上倒是頗為熱情,不過接下來的話,就不那麼客氣了,道:“契丹可汗的兩位公子,二郎你應該認識。至於這位麼,乃是契丹名將李楷固。他不僅僅武藝高強,還善使索。黃獐谷之內,麻仁節、張玄遇兩位大周將軍都是被他的索所抓哩。”

黃獐谷之戰,大周喪師十萬,可稱奇恥大辱。默咄這麼說,貶大周揚契丹之意,已經昭然若揭了。

但是,崔耕其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生氣。

這李楷固現在雖然是契丹名將,但在後世的歷史記載中,卻投降了大周。孫萬榮敗亡後,他更是將功折罪,將契丹殘存的反周勢力一掃而空。

最關鍵的是,李楷固還有個好孫子李光弼,官封臨淮郡王,諡號“武穆”。

要是沒有此人,大唐能不能平定安史之亂,那還真不好說。

崔耕微微一抱拳,道:“李將軍,久仰,久仰。戰陣之上,刀槍無眼,生死各安天命,就算你對我周軍多有殺戮,那也是公仇,談不上什麼私恨。事實上,對李將軍的本事,崔某人還是頗為欽佩哩。”

“哦?是嗎?”

“蚯蚓養雞”之術,在持續兩年的大旱災中,不知救了多少契丹人的性命。因此,崔耕在契丹人的心目中,簡直跟萬家生佛差不多。

李楷固經他一誇,高興地道:“想不到崔著作竟然對小將的評價如此之高,小將真是慚愧啊!其實對您“點金聖手”的名號,小將才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哩。”

得了,這兩位竟然互相吹捧起來了。

默咄本來還想借契丹人壓一下大周呢,現在看來完全失敗。

他索性直入正題道:“不知柴侍郎和崔著作此次出使我突厥,到底意欲何為呢?”

柴雲瑞將大周的國書拿了出來,道:“主要是兩件事:一個是契丹不守臣禮,妄自興兵攻打我大周。突厥既然為我大周藩屬,理應出兵,與周軍共擊契丹。另外一件事,卻是一件私事,崔著作與拉達米珠公主情投意合,特來向可汗求親。”

有侍衛上來,將國書接過,轉交給了默咄。

默咄看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