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驚天大生意,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一首《祭灶詞》,將小年夜的景象描繪的淋漓盡致。
不過在大周延載元年的臘月二十三,定州安平縣,是註定不會出現如此太平和樂的景象了。
從臘月十五開始,就不斷有各色人物,從其他州府趕到了安平縣。
結果縣城中的客棧、旅店通通爆滿,連寺院道觀都是人滿為患。
過了臘月二十,那就更不得了了。成群結隊的百姓,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都衝安平縣湧來。
安平縣衙上下,更是如臨大敵,生怕出了什麼差池。
安平縣令林桐生整日坐立不安,這尼瑪都說明年要有蝗災,咋這蝗災還沒起,就饑民遍地了呢?若是有人登高一呼,我林大老爺的命還保得住嗎!
於是乎,他趕緊派人快馬加鞭,往定州刺史孫彥高處送信,要求借府兵彈壓地面。
可孫彥高的回信就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了,就一句簡簡單單地交代:定州府衙不僅不會派一兵一卒過來鎮壓,還要求安平縣令林桐生將這些饑民保護好了,不能讓他們出一點意外。
林桐生看著孫彥高的這封簡短一句話的回信,愣是半天揣摩不出孫大刺史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後,還是他身邊一個叫楊進的幕僚,為林桐生解除了疑惑。
楊進拿著孫彥高的那封信箋,分析道:“東翁,您可看仔細了,孫刺史這封回信上寫的清清楚楚,他不是要求你保護百姓,而是‘保護’饑民吶。有咱們這百十衙役,足夠矣!”
保護饑民?
林桐生立馬就想到了安平縣地界兒上,還有誰有這個能力能招惹來這成千上萬的饑民?
答案簡直呼之欲出了博陵崔氏!
林桐生也不是官場雛鳥,從孫彥高給他回這封信的內容來看,再想到博陵崔氏招惹來的這成千上萬的饑民,他很快便猜出,這尼瑪原來是孫刺史和博陵崔氏之間的博弈啊!
瞬間念頭通達,他趕緊招來安平縣尉,讓他將縣衙的衙役們統統撒出去,防止博陵崔氏和饑民們起了衝突。
好在雙方都頗為剋制,博陵崔氏只是不準饑民們靠近黃城村,並沒有什麼額外的舉動。
那些饑民們似乎也是有組織的,雖然免不了偷雞摸狗之事,但基本上食宿自理,沒發生什麼惡性案件。
這倒是讓林桐生這個安平縣令,足足鬆下了一口大氣!
若成千上萬的饑民真的在安平縣鬧事,後果簡直不堪設想,甚至會因此丟了烏紗帽,不怪林桐生如臨大敵,如此小心謹慎了。
眨眼間,臘月二十三到了。
……
“毀雞坊,有飯吃!”
“毀雞坊,有錢花!”
“毀雞坊,好過年!”
“毀雞坊,過好年!“
陣陣叫喊聲中,成千上萬的饑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齊唰唰地向著黃城村方向開去。
雖然沒有矮胖子在東亭莊鼓動的時候說的十數萬人,但雜七雜八加起來,一萬之眾總是有的。
這些人的眼中,有瘋狂、有執拗、有悲憤,更有著貪婪!
他們步步逼近黃城村,步步靠近博陵崔氏!
很快,便只是咫尺之遙了!
博陵崔氏的人嚴正以待,警戒在黃城村外的二里地處,防止飢民真的衝擊黃城村,毀了他們精心置辦的養雞大場。
但安平縣的衙役們早已得到縣令林桐生的授意,多少有些偏幫這些來鬧事的饑民,讓博陵崔氏的子弟很是被動。
很快,博陵崔氏的人便開始步步後退,退守到了黃城村。
吱扭扭~~
博陵崔氏的人全部撤回黃城村中。吊橋就第一時間吊起,城門關閉。
城牆上的崔氏私兵們逡巡左右,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一片臨敵之勢。
城外的饑民們見此狀況,愈發憤怒了。
他們不斷高喊著口號,甚至在鬼祟之輩的提前安排下,他們運來了雲梯,攻城車……
準備強行攻破黃城村!
形勢危如累卵!
……
此時,黃城村外。
在群潮洶湧的饑民隊伍身後不遠處。
有人臨時搭建了一座簡陋的臺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