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二郎真尿性(兩章合一章),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豬八戒,我還能攔著不成?

隨後,劉老四著急趕路,便告辭離去。

大事為重,崔耕也沒有挽留,將他送出了府。

到了府外,劉老四翻身上了馬,快馬加鞭,揚長而去。

目送著劉老四漸行漸遠,崔耕又想著自己眼下即將攤上的那份差事,惆悵的很吶

雖然上官婉兒性命堪虞之事問題不大了,但是,等她被武則天赦了死罪,再重新恢復以往的地位,再替自己遊說武則天,取消送親副使之事……恐怕得等到猴年馬月啊。時間上來推算,根本趕不上趟。

所以,作為送親副使出使突厥的事兒,估摸著還得崔耕自救,自行解決了。

……

回到家中,崔耕派人去請來何明遠。因為何明遠跟突厥國內還是有生意往來的,在突厥那邊多少也有點勢力,比自己這個兩眼一抹黑的主兒,可是強太多了。

所以叫何明遠來,比找宋根海、封常清和周興等人要有用的多。

何明遠聞訊而來,崔耕將送親副使之事,逐一給都告訴了他。何明遠也是知道崔耕和賽修倫的過節的,一聽之下,也是懵圈了。而他能幫助崔耕的,也只有將突厥國內目前的形勢細細分析給崔耕聽。

一晃眼,又是好多天過去了。

這些日子以來,何明遠利用自己在突厥國內的生意,不斷地將突厥的各種情報送至崔耕的案頭,並且請來專人教崔耕突厥語。

既然無發讓女皇陛下收回陳命,那崔耕唯有接受現實,同時多做準備,好讓自己在逆境中多些保障。性命攸關,崔耕自然努力學習,學到最後,固然不能用突厥語熟練對話,但多少也能明白突厥人在說些什麼。

他的鐵桿周興、封常清和周鬼也一起學習,封常清和周興的悟性最高,若是改了髮型和服飾,估計都能以假亂真,冒充突厥人了。

宋根海這廝最差,幾十天下來,就學會了“厄方丟大發”“動地疏忽對機”,“倏飛乎能機”……等十幾句罵髒話的突厥語。

不過,令崔耕沒想到的是,當初臥虎山上投靠自己的山匪頭目黃有為,當年走南闖北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突厥語,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光靠這幾位肯定不行,崔耕又傳下一支將令到桃花島,命共濟會送二百騎兵到突厥。

突厥地廣人稀,馬匪眾多,只要手腳乾淨,藏下這二百人毫無問題。緩急之間,有這二百餘人接應,迴旋餘地就大得多。

崔耕在這緊鑼密鼓的準備,但洛陽那頭的和親隊伍卻是一點都不著急。

這支和親隊伍裡做主的是四個人,倒插門王爺武延秀是當事人,對娶突厥公主沒啥興趣,不想早早跳入火坑,所以他能晚出發一天,他就拖一天。

和親正使武懿宗,這廝就是孫彥高和範光烈的合體,標準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對突厥人畏之如虎,一路之上磨磨蹭蹭,走十里能歇一站地,他絕逼還要過上一夜。

至於田歸道,他本來就不同意和親之事,當然也不想快點趕路。

說起來,也就只有副使之一的閹知微,對這事兒挺熱心的。但他人微言輕,也幹不過其他三人,根本決定不了大局。

本來這支隊伍應該從洛陽出發,一路向北,經由晉州、太原府、代州、朔州和雲州,到達突厥的南廷黑沙城。

但是,因為武懿宗的反對,田歸道和武延秀的磨洋工,最後,和親隊伍是一路往東北方向而來。大周朝廷的兩位親王加兩位大將軍,去和一個小小的五品長史湊齊,說出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直到了大周證聖二年,三月初九,這支隊伍才磨磨蹭蹭的進入了定州地界,這裡和親隊伍在大唐境內的最後一站。

……

這一日,定州城外三十里,迎官亭。

鑼鼓喧天,爆竹陣陣,定州的在任的官員,地方士紳乃至有些名望的騷客,都齊聚以此,迎接和親使團一行。

沒辦法,刺史孫彥高親自下了命令,大家總不能不給這個父母官面子不是?

孫彥高這次是打定主意,要狠狠地拍武懿宗的馬屁了。

上次不小心上了廬陵王李顯的賊船,結果橫空降下個崔二郎,把偌大的蝗災給平了。

孃的,這可是蝗災啊,從古至今都是硬挺,哪次不是損失慘重?李二陛下腆著臉來了句“蝗不為害”,誰信啊!然而這次,真的是完全波瀾不驚。

這是不是很有點天命在武周的意思?自己和廬陵王在一塊混,完全前途無亮好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