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郎有關了?”
夥計頗為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蝗蟲吃糧食,但這些畜生沒辦法吃瓷土啊。咱們定州人,現在哪個縣裡都有開窯燒瓷的,燒瓷賣了錢,再換糧食,這場大災不就過去了嗎?”
中年人疑惑道:“陶土這東西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那定州境內沒產陶土的地方,遇見蝗災又該如何呢?”
“那自然是崔青天救濟了,比如說捉蝗蟲……哈哈,這事兒可可稀罕了,老客你聽我跟你念叨唸叨……”
夥計講道,崔耕為了治蝗蟲,想了很多法子,雖說大多是聊勝於無,加起來就頗為可觀了。
比如說,古人認為蝗災是上天降罪,只能逆來順受,不可捕捉殺戮。就連李二陛下吃蝗蟲,都得表示說:“上天要降罪的話,就請降罪朕一人,不可殘害朕的子民。”
但崔耕非要在定州破除這個說法。
他親自祭拜蝗神,傳下訊息,這蝗災是蝗神的某某不孝子搞出來的,大家除之無罪不說,而且大有裨益。
這裨益在哪呢?當然是因為這些蝗蟲身懷神力,乃是大補之物。滋陰養顏,壯陽提神,寧心益智,養血生津,中和脾胃……總而言之,萬年的老人參有啥功效,蝗蟲就有啥功效。
這哪是天降蝗災啊,簡直是天降神藥啊!
怎麼?你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某某村有個叫孟順的,病得躺在炕上,已經不能動彈了。家裡也不富裕啊,他尋思反正就要死了,也別浪費糧食了,於是乎一日三餐以蝗蟲為食。結果,這孟順不僅沒餓死,還把大病治好了。
如果你認為這是道聽途說的話,人家崔長史花錢收蝗蟲總不是假的?每種蝗蟲價格不等。要是趕上蝗蟲正好經過你們家啊,雖然發不了大財,混個把月的嚼裹兒絕無問題。
……
中年人聽到這裡,已經滿臉八卦之色了,問道:“怎麼?這蝗蟲這鬧災的玩意還有價格?還價格還不一樣?”
“那當然了,我們定州的崔青天說了,原來有些人吃了蝗蟲得病,那是因為有的蝗蟲有毒,而不是什麼上天降罪。所以,沒毒的蝗蟲是一個價,有毒的蝗蟲又是一個價。沒毒的給人吃,或者油炸,或者燒烤,吃不完就曬乾磨成粉,留待以後吃。那有毒的就餵雞餵鴨,您不知道吧,咱們五州的雞鴨多得很哩,都是吃……”
“這個我知道!”
中年人道:“蚯蚓養雞的事兒,某家遠在洛陽就聽說過了,算不得什麼稀奇。你再說說,崔二郎滅蝗,還有啥措施?”
“老客居然也知道,都傳到洛陽去了?我們崔青天真是能耐人啊!”
夥計巴拉巴拉繼續說道:“接下來除蝗,自然靠得就是硬功夫啦。崔青天讓五州官府,僱傭百姓大興水利,得良田數萬頃。良田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讓老百姓有活幹,有個領糧食的地方。”
中年人頷首說道:“唔,這是利民工程,幹好了澤被萬民,但若是幹不好,被那些貪官汙吏上下其手,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黴嘍。”
“可不是嘛,為了防止這個,崔青天帶著他手下的四大金剛,封常清、宋根海、周鬼和黃有為,以五州除蝗副使的名義,在幾個月間跑遍了五州之地,和那些百姓們同吃同住。但凡發現了害人的貪官汙吏,馬上就繩之於法。要不然咋人人敬稱崔長史為崔青天呢,人家當得這個稱呼。”
聽到這裡,中年人卻微微搖頭,略喊有些奇怪。
不奇怪崔耕的本事,而是奇怪他的人品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自己認識的崔二郎愛惜百姓是不假,但他也就和平常人一樣,好逸惡勞,喜歡美酒美食乃至美色。
舉手之勞也就罷了,他怎麼可能如此如此耐得住辛勞,和百姓同吃同住呢?
這哪是當官啊,分明是給人去當牛做馬啊。
這絕對不是讓所認識的崔耕崔二郎啊!
其實他哪知道,崔耕完全是被嚇的。
自從除夕之夜,崔耕得到廬陵王插手五州的訊息之後,就一直寢不安枕,食不知味。
大災一起,整好是起事的大好機會啊,廬陵王焉能放過?
自己身處其中,幫廬陵王攜五州一起造反?註定失敗!
幫武則天?人家廬陵王日後是要登基坐殿的,到時候能饒得了自己?無
論選哪邊,自己都註定是沒有好下場滴。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誰也不選,誰也不幫!
而要想真正置身事外,誰也不沾邊,首要前提就是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