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郭恪有訊息,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淮陽王,實在是對不住了,這拉達米珠的事兒……”

“嗨!提這個幹啥?你以為我武延秀有那麼傻,連默咄早有準備都看不出來?和親這事兒不過就是個幌子!”

武延秀擺了擺手,道:“要不是女皇陛下親自下令,本王才不稀罕娶什麼勞什子突厥公主呢,此事休要再提。”

“那您今天來找在下……”既然不是興師問罪,那崔耕就猜不出武延秀的來意了。

武延秀下意識地往四周貓了一眼,隨後低聲道:“聽說了嗎?默咄已經帶領二十萬大軍,起兵伐周了。”

崔耕納悶道:“這不都是三個月以前的事兒了嗎?”

“我這還打聽到了最新的訊息,默咄原本是打算攻打趙州和定州。但後來一想,說是定州曾經是二郎你的治下,索性就給你個面子,不取定州,一心只攻打趙州了。”

崔耕道:“這還真是件喜事兒了,要不然以孫彥高那種尿性,說不定突厥大軍還未叩城,他就直接降敵了,定州百姓乃至至博陵崔氏都得遭一場大難。”

武延秀嘆了口氣,道:“唉,這事兒吧,對咱們大周算是喜事,對二郎你可就未必了。”

崔耕微微一愣,道:“這話怎麼說?”

“你還記得咱們的和親正使閻知微吧?他被封為漢可汗之後,帶突厥人攻打趙州,趙州刺史高睿堅守城池十餘日,打退了突厥的數次進攻。閻知微為瓦解守軍計程車氣,就在城下與突厥士兵們連手踏起了《萬歲樂》。當時西城守將寧遠將軍郭恪……”

“等等!你說誰?”

崔耕突地心中一動,在歷史上,趙州西城守將應該叫陳令英啊,怎麼變成郭恪了了?他記得史書上有載,當時西城守將寧遠將軍陳令英譏諷閻知微,說:“閻將軍國家八座,受委非輕,翻為賊踏歌,無慚也。”知微仍唱曰:“萬歲樂,萬歲年,不自由,萬歲樂。”

此事史有所載,怎麼變成郭恪了?

他誤以為武延秀聽岔了,又問一遍:“趙州西城守將不是陳令英嗎?”

“陳令英是誰?沒聽說過。”武延秀道:“西城守軍就是郭恪,這人是陛下剛從泉州調來的,可能他的前任就是陳令英吧。”

泉州?郭恪?

崔耕一聽,這就對上了!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從哪裡改變了歷史,以至於郭恪從泉州調到趙州。

行啊,三四年時間做到了正五品的寧遠將軍,也不算慢了。要知道,即便對世家子弟來說,六品到五品也是很大的一道坎呢,既是老兄弟,自然為對方感到高興。

不過,一想到歷史上趙州城的結局是是以城破告終,崔耕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裡,頗為關心地問道:“然後呢?趙州西城守將郭恪怎麼樣了?”

“二郎你不問定州而問郭恪?”武延秀道:“莫非你認識此人?”

“那是自然,想當年我在武榮縣折衝都尉府時,他可是我的老上司哩……”

聽崔耕簡要地介紹了自己和郭恪的交情之後,武延秀頗為意外,說道:“二郎你還真是好運,居然與他還有這番淵源!”

崔耕遲疑道:“我知道郭家頗有根基,但也不至於被淮陽王你如此推崇吧?”

武延秀意味深長道:“本王說得是郭恪,可不是郭家。”

“啥?難不成郭恪還有什麼特別的來歷不成?”崔耕心中的八卦小火苗迅速燃起,因為當年郭恪一直都對他三緘其口。

“郭恪他……”武延秀欲言又止,道:“罷了,既然他本人不願意跟你說,本王也不好枉做小人。不提這個了,咱們接著談趙州之戰,當時郭恪見突厥勢大,就想出了一計。”

“什麼計?”

“他說,閻將軍你堂堂三品豹韜衛大將軍都投降突厥了,我一個小小的五品寧遠將軍焉有為大周死節的道理?”

崔耕笑道:“難道我這位老上司想詐降?”

因為他了解郭恪,絕對是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的主兒。他絕對不會投降突厥人的。

武延秀道:“你還真瞭解他。郭恪回去之後,就找趙州刺史高睿商量詐降之計。可巧了,當時趙州長史唐般若其實早就和突厥暗通款曲。他琢磨著這倆人要是獻了城,自己就沒機會立功了啊。於是他便第一時間向趙州刺史高睿和守將郭恪,道明他真正的身份。哈哈哈……你說這人驢不驢?”

“這種傻叉不管他,然後呢?怎麼樣了?”崔耕急問。

“然後就簡單了啊,郭恪將計就計,要求默咄入城受降。默咄自然是信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