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趁著這個空當,崔耕頗有些歉意地道:“若蘭,苦了你了。”
“嗯?夫君何出此言呢?”
崔耕往四下裡看了一眼,苦笑道:“這事兒不是明擺著的嗎?哪個新娘子不希望自己的婚禮風風光光的?可是現在……除了你們盧家人,還有我們崔家人,現場哪還有上分量的客人?就是上官舍人,都只是送了賀禮哩。”
盧若蘭安慰道:“二郎你這麼想就完全錯了。妾身的婚禮,在盧家人中,得算是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哩。”
見崔耕目露懷疑之色,她繼續解釋道:“夫君可還記得,這次迎親之禮的二人小轎?”
事實上,崔耕早就非常奇怪了。
按說這年頭成親,唯恐人不夠多,場面不夠盛大。
就是平民百姓,新娘子都有非常華麗的馬車坐。有門路的,甚至能坐上借來的官員乘坐的轎子。
但是盧若蘭今天卻是一乘二人抬的小轎,以崔耕和五姓七望的身份,這也太寒酸了吧?
他疑惑道:“若蘭你的意思是?”
“夫君久居清源,只知我們五姓七望的風光,卻不知道,這幾十年來,我們五姓七望在成親之時,低調得很呢……”
經過盧若蘭的一番耐心解釋,崔耕才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後果。
自從大唐立國以來,朝廷對五姓七望頻頻打壓,到了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9年),達到了頂峰。
李治親自下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婚姻。”
這詔書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以後五姓七望之間不得互相通婚,否則就有性命之憂。
以五姓七望的驕傲,當然不會乖乖就範,於是乎,他們就偷偷成親當官府監察沒那麼嚴密時,半夜三更,以一乘二人小轎,偷偷把人送過。
朝廷問起來,我們這既不是娶妻也不是納妾,就是男男女女不知怎麼回事就滾了床單了,一沒留神就生了孩子了,你管的著嗎?
又過了二三十年,朝廷見沒什麼效果,這條政令也就不廢而廢了。但是,低調成親,以二人小轎迎人,卻成了五姓七望的傳統。
甚至有些高管貴戚有意效仿,“二人小轎”的迎親儀式,逐漸在小圈子裡流傳。
崔耕苦笑道:“即便如此,五姓七望那是被逼的,為夫卻是人人不肯沾邊。總而言之,是我對不住若蘭啊。”
盧若蘭白了他一眼,道:“夫君這是說得哪裡話?我們夫妻一體,禍福與共,談什麼對得住對不住的!好了,莫胡思亂想了,吉時已到,咱們過去吧。”
那邊香案已經擺好,只待“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婚禮儀式就算結束。
可正在這時
“閃開,閃開!”
一個三十來歲,劍眉星目的中年男子,闖入了大廳之內,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呵……呵……可讓我趕上了!二郎,你不夠意思啊,怎麼成親之禮,也不給我這當哥哥的撒請帖啊!”
其人正是武則天的親侄子,伏遠侯郭恪。
這事還真是崔耕有點理虧,他考慮著,一來,郭恪遠在趙州,無令不得反京,給他發請貼也沒什麼用;二來,王孝傑是兵部尚書,郭恪是在王孝傑手底下討生活的。他跟自己來往過密了,被王孝傑穿小鞋怎麼辦?在戰場上被穿小鞋,那是鬧著玩兒的嗎?
崔耕躬身行了一禮,道:“還請郭哥見諒,小弟現在一身黴氣,實在怕給你找麻煩啊。”
“麻煩?本侯還還真不怕麻煩!”郭恪眉毛一挑,傲然道:”“你的事兒我已經聽說了!哼,咱郭奉先行得正走得端,憑王孝傑的名頭,還嚇不倒我!”
郭恪來都來了,崔耕還能怎麼著?他端起一杯酒,道:“那小弟就多謝郭哥為小弟撐腰了了!”
“好,咱們走一個,愚兄也藉此酒賀你新婚之喜!”
……
眼見著崔耕和郭恪親熱至極,在場的一些低階官員不由得暗暗高興今天咱們這冷灶燒對了,有伏遠侯罩著,崔著作倒不了!憑他的本事,何愁日後不一飛沖天?
可還沒等他們高興多久呢,忽聽得大廳外傳來一陣朗笑:“伏遠侯,你真不怕本將軍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