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4章 暗流在湧動,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月後,崔府,後宅。
“崔君見字如晤:君為救妾身,身中毒鏢,昏迷日久……君數呼曰妾名,妾身甚喜……然又言,貴女不得為妾,恐若蘭姐有性命之憂……君之愁緒,皆妾身思慮不周之過也,自應遠離……妾身在異國,當日日焚香助君康健也……”
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字跡娟秀,情真意切。
今天崔耕剛剛甦醒,盧若蘭就一邊伺候他喝粥,一邊迫不及待地拿著這封信給他看。
“唉!”
崔耕對拉達米珠豈是完全無情?
他越看越是眼圈翻紅,心中憐惜,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盧若蘭在一旁輕笑,道:“怎麼著?心疼了?心疼就把她追回來啊?沒關係,我容得下她。”
也許是出身世家大族的緣故,盧若蘭對於崔耕納妾,一向是樂見其成,甚至宣稱崔家的人丁太過單薄,理應多多開枝散葉。
崔耕苦笑道:“這不是容得下容不下地問題,而是咱們那位陛下的性子陰狠,為了籠絡突厥人,說不定就把你給……”
盧若蘭白了他一眼,道:“妾身豈會想不到這個?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興許有個兩全齊美之計呢。”
“啥?”
崔耕先是一喜,不過目光很快黯淡下來,道:“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有什麼兩全齊美之計?若蘭你就莫哄我開心了。”
“妾身說的這個,可不是哄二郎開心哩。”見崔耕吃得差不多了,盧若蘭一邊將手中的米粥放下,一邊頗為興奮地道:“二郎你昏迷的一個月裡,發生了很多大事,很多朝廷以往不可能答應的條件,現在也能答應下來了。”
然後,她慢慢地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崔耕倒地後,拉達米珠不知他是死是活,狀若瘋狂,竟將那三個黑衣人打得節節後退。
雖然這種爆發持續不了多久,但也足夠了。不消一會兒,就有大隊的侍衛趕來救駕。
三個黑衣人自知無幸,咬破了嘴中的毒囊,自盡身亡。
最後,武則天論功行賞,封拉達米珠為“平陽郡主”。
原來拉達米珠雖然有個突厥公主的名頭,但實際上大周朝廷是不承認的。
道理很簡單,默咄在朝廷眼裡,才是個“右衛大將軍、歸國公”,他女兒憑什麼稱郡主?
現在武則天的這個封賞,不可謂不豐厚。
至於崔耕?當然是先官復原職再說。
本來朝廷還準備對他繼續加封呢,但拉達米珠離開之後,很多人說崔耕壞了兩國邦交罪莫大焉,二者相抵,他升官的事兒自然也就沒下文了。
另外,武則天也確實是顧不上崔耕這點破事兒了,十天前,前線有訊息傳來,周軍又敗了。
武懿宗為神兵道大總管,率軍剛到趙州,就聽說契丹數千騎兵將至冀州。
他心中暗想,趙州離著冀州才一百多里地,也太危險了。
於是乎,他心驚膽戰.倉促帶著二十萬大軍,退兵至相州,軍需物資損失慘重。
好在他那只是些錢財的損失,最要命的還是清邊道行軍大總管武攸宜那邊。
武攸宜剛抵達漁陽,還沒到任呢,就聽說契丹南下定、魏、冀、易、滄五州,所向披靡,嚇得不敢繼續前進。
清邊道諸軍群龍無首,地方官乃至軍中有不少契丹的內應,一場大戰,周軍再次大敗,損兵數萬。
契丹三戰連勝,聲勢大震,趁機提出了“還我廬陵王”的口號。
本來契丹佔領的諸州百姓不服,不斷髮動起義,現在聽了這個口號之後,頓時偃旗息鼓了。
一時間,契丹竟大有席捲天下之勢。
朝廷自武則天以下大為震怖,,請立廬陵王為太子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武則天當然不會同意,立李顯為太子不是不行,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立他為太子,和自己直接讓位有什麼區別?
擁李派見女皇陛下意志堅決,決定退而求其次,請武則天下旨,任命李顯為清邊道行軍大總管,狄仁傑復相,安撫百姓。
這是招妙棋,你們契丹不是說要“還我廬陵王”嗎?現在怎麼又和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廬陵王開兵見仗了呢?其謊言不攻自破。
但武則天怎麼肯讓李顯染指兵權呢?還是不同意。
不過,作為退讓,她表示願意啟用部分擁李派大臣,狄仁傑也在其列。
可正在這時,來俊臣出么蛾子了。
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