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8章 誰人詩才長,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年前,武則天欲登基為帝,令太平公主改嫁定王武攸暨。為了這場婚事順利達成,直接下旨令武攸暨的原配自盡。
十年後,武則天寵信二張,令李迥秀改娶韋阿臧。為了這樁婚事,強壓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認了一個“兄弟之契”,利誘李迥秀休妻。
毫無疑問,在聖眷上,雙方勢均力敵!
更關鍵的是,如果說李迥秀和韋阿臧通姦是被迫的話,那這場婚禮,他就是半推半就了。
完全可以說,今天既是韋阿臧搶了太平公主的男人,又是李迥秀背叛了太平公主!
現在太平公主帶著二張的大仇敵崔耕前來,到底想幹什麼,那還用問嗎?
幾乎所有人都望向這邊,且看雙方如何鬥法。
張氏兄弟緊走幾步向前,和韋阿臧、李迥秀並排而立。
張昌宗冷笑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沒給崔著作……啊,不,是應該崔司業請帖吧?你怎麼腆著臉,主動來了呢?”
崔耕聳了聳肩道:“本官只是為了陪伴太平公主而來,卻不是慶賀什麼李迥秀的新婚之喜的。所以,這什麼請帖嘛……自然是不需要!”
“陪伴公主?”
“當然哩。”太平公主李令月輕輕往崔耕這邊靠了靠,抓住他的手,道:“二郎是特意陪本公主來的,非但是他,這幾個……崔、崔滌、崔液,也是特意陪本公主來的呢。”
即便在胡風較盛的大唐(武周)年間,太平公主這個動作,也太過曖昧了,足以證明一個事實太平公主已經將這四名俊男,都收為入幕之賓。
崔、崔滌、崔液個頂個的丰神俊朗,風度翩翩,論相貌絕不在李迥秀之下。另外,人家年輕啊,崔二十三,崔滌是十九,崔液才十七,簡直是一掐都能流出水來,這豈是年過三巡的李迥秀能比得了的?
最關鍵的是,還有崔耕啊!
崔耕跟李炯秀和崔家三兄弟比起來,相貌是稍微差了一些,但名氣可比他們大得多了。就算拋開名聲不談,這不還有李裹兒襯托嗎?
好麼,大唐第一美女對崔耕投懷送抱,崔耕只是太平公主入幕之賓中的一個,那豈不是說明……人家太公主,才是大周最有魅力的女人?
韋阿臧看了看身旁的李迥秀,再看看太平公主身邊的四人,頓覺相形見絀,意興闌珊。
李迥秀本來對做張家的贅婿,就是一肚子委屈,再被韋阿臧這麼一瞧,頓時滿面羞紅,直想找一條地縫鑽進去。
羞到極處,就是怒!此時的他,絲毫不顧念當初與太平公主的魚水歡情,只想反唇相譏,狠狠地羞辱這個昔日的枕邊人。
不過,已經有人比李迥秀更憤怒,先開口了,他就是張昌宗。
開玩笑,自己母親的婚禮,豈容太平公主如此囂張?
他眼珠一轉,“嘖嘖”連聲道:“公主身邊有崔家四兄弟侍奉,真是不知羨煞天下多少女子啊!不過麼,可惜,有些美中不足啊……”
太平公主道:“什麼美中不足?”
“本官雖然與崔著作有頗多誤會之處,但我承認其人頗為不凡。不過,奈何他是有婦之夫啊!另外三人,雖然未婚,但這等美少年,在洛陽城隨便一劃拉,沒有八百也有一千,實在算不得什麼。”
“哦?是嗎?那可不見得。”崔耕哈哈大笑,道:“事實上,崔、崔滌、崔液這三位兄弟,論才學只在本官之上,不在本官之下哩。”
他這話可不僅僅是為太平公主充場面,而是一個確鑿無疑的事實!
崔後來官居大唐宰相之職,這裡面雖然有太平公主的因素,但太平公主的面首多了,怎麼就他一個人能升任宰相?人家自有其獨到之處。
崔滌更不用說了,大名鼎鼎地“崔九”是也,人情練達,語言詼諧,上至唐玄宗,下至杜甫這種文人雅士,都願意與之傾心結交。
就是崔液也不簡單啊,因為他小名叫“海子”,人送外號“龜龍”。有文集十卷傳於後世,論文才絕不在當世任何人之下。
這三兄弟現在明珠蒙塵,唯有崔耕知道他們的厲害,其他人可就不甚了了了。
尤其是張昌宗,暗暗尋思,什麼?崔家三兄弟的才學不在崔耕之下?吹牛吧。要說論才學,天下比得上崔耕的,不能說沒有,但要說都姓崔,還都與崔耕交好,甚至都願意做太平公主的面首,那怎麼可能?
他眼珠一轉,道:“哦?是嗎?本官卻是不信!俗話說道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現在正是本官之母大婚之時,觀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