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部分人是孫萬榮摻進來的沙子,互相使了個眼色,撥馬就走。

“追!一個也別放過,這就是咱們的投名狀了!”

孫立平一聲令下,投降周軍的契丹人毫不猶豫地向著自己昔日的族人揮舞起了屠刀。

雙方都知根知底,戰況慘烈至極,功夫不大,一百多契丹人屍橫就地,還有兩百人掛了彩,所有逃跑的契丹人無一漏網。

孫立平跪倒在崔耕的面前,連磕了幾個響頭,道:“參見崔著作,末將幸不辱命!”

“孫將軍不必多禮,你今日棄暗投明,來日恐怕官職在本官之上哩。”

崔耕這可不是說漂亮話,依武則天好大喜功的性子,孫立平這位頭一個投降的契丹高層,最少也能撈個伯爵噹噹。只是這個伯爵沒什麼實權,只能幹領著一份不菲的俸祿罷了。

孫立平對自己的前途倒是不怎麼擔心,道:“還有末將和我這些兄弟的家人……”

“你們的家人當然是包在本官的身上。入城之後,我就放信鴿送信。”

“有勞崔著作了。”

當然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崔耕就算再信任孫立平,也不能就這樣讓八百多全副武裝的契丹精銳部隊,進檀州城。

所以,他傳下命令,讓這些契丹人放下武器。又找來繩子,把他們捆了起來。

這都算題中應有之義,契丹俘虜們能夠理解,沒出什麼亂子。

……

……

一切安排妥當,黃有為再次衝著城頭喊話,道:“城頭上的兄弟們,崔著作斬首一百餘,俘敵近千,你們還不快快將這個喜訊報知狄相爺?”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乞四比羽和李良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譚明理派了一個小校前去送信。

功夫不大,就聽到城內響起了陣陣歡呼聲,甚至有人點燃了爆竹。

沒辦法,崔耕在檀州的名望太高了。

當初契丹人第一次攻打檀州時,要不是崔耕準確預言了李盡忠之死,城中這些人恐怕無一倖免。

這次的戰果雖然沒上次那麼大,但以一敵千的噱頭太傳奇了。大家紛紛心中暗想,有崔青天這等人物進了檀州城統領大軍,咱們還用得著怕契丹狗嗎?報仇雪恨指日可待。

譚明理也非常高興,笑吟吟地看向乞四比羽和李良弼,道:“二位,咱們開啟天窗說亮話,你們不承認崔著作的身份,現在已經毫無意義。不如這就和本官一起出城迎接崔著作,陪個不是,求他大人不計小人過吧。”

李良弼有恃無恐地道:“哼,原諒?本官秉公執法,難帶還怕那姓崔的報復不成?”

乞四比羽也非常不以為然,道:“百姓們歡呼有什麼用?還得看幾位大人的意見。你沒看這麼大功夫了,還沒人來傳令嗎?依我看,這崔耕今天能不能進檀州城,那還非常不好說呢。”

“哦?是嗎?”譚明理指著遠處道:“二位請看,那是什麼?”

啊?

乞四比羽和李良弼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但見從清邊道總管府中,影影綽綽,開出來了一支隊伍,最大的那面旗赫然寫著一個“狄”字。

雖然狄仁傑官封清邊道副總管,但實際上,他乾的是正總管的活,住的地方也是清邊道總管府。不用問,這是狄仁傑帶著全副儀仗出來了。

緊跟著,清邊道副總管府內,也出來了一支隊伍,乃是張九節的全副儀仗。

現在城中又沒出什麼大事兒,這二位同時擺出全副儀仗,答案簡直昭然若揭迎接崔耕。

李良弼不由得“嘖嘖”連聲,陰陽怪氣地道:“崔耕才是個五品官,狄大人和張大人卻都官居三品。倆三品的迎接一個五品的,實在是太不知自重了……”

“我特麼的讓你嘴賤!”

啪!

李良弼的話剛說到這,就捱了一個重重的大嘴巴。

抽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乞四比羽!

李良弼都被他打懵了,氣急敗壞地道:“我說的是狄大人和張大人,關你屁事?你憑什麼打我?”

乞四比羽指著遠處,道“你往那看!打你還是輕的呢,再口無遮攔,老子要你的命!”

“看什麼……嗯?”

李良弼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頓時自感理虧。

卻原來,是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的儀仗也開出來了。眼瞅著,這是三位三品以上的高.官齊迎崔二郎的架勢。李良弼剛才罵狄張二人,那豈不是連李多祚一塊罵了嗎?

李良弼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