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伏虎林射獵,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皆射死,扒皮拆骨。

一個時辰後。

伏虎林前點燃了堆堆篝火,陣陣燒烤鹿肉的香味瀰漫。契丹人禮儀粗疏,就這麼席地而坐,喝酒吃肉,共慶佳節。

幾杯馬奶酒下獨,範光烈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手舉酒杯,對孫萬榮道:“今天貴軍獵鹿,真是軍容齊整,進退有度。下官心有所感,得詩一首,為可汗賀。”

“哦?但不知是什麼詩?範刺史請講。”

範光烈打了個酒嗝,高聲吟誦道:“可汗您聽好了……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都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

“好,範刺史好文才啊!”

“姓範的,俺當初還真是小瞧你了。”

“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說的是咱們契丹南壓周朝,東欺新羅啊,真他媽的夠勁!”

……

範光烈這首精心準備的詩,氣勢雄渾,朗朗上口,不在當世任何名家之下,契丹人頓時轟然叫好。

孫萬榮也頗為高興,道:“來人,取黃金百兩來,謝過範刺史。”

“不必了!”範光烈微微搖頭,道:“下官這首詩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怎堪大汗如此厚賞?真正的好詩還在後面呢。”

“怎麼回事?莫非範刺史還有好詩?”

“不是下官,而是崔著作。”範光烈看向崔耕道:“崔飛將名揚天下,此情此景,難道不該賦首一首?”

崔耕聽了這話,頓時一陣膩歪,自己雖然不能投降契丹,但在人家祭祀先祖的場合,絲毫不給面子,也不大合適。

但是依言做詩呢,給契丹人做賀詩,日後這就是一個大大的把柄。

範光烈這手段,真有如癩蛤蟆爬腳面上死不了人噁心人啊!

這可怎麼辦?

有了!咱給他打個擦邊球。

崔耕道:“這有何難?伏虎林射獵是為了紀念契丹先祖,本官聞聽“伏虎”之名,也想到了我們漢人的一位先賢。”

“但不知是哪位古人?”

“齊桓公!本官想到了桓公伏虎的典故。”崔耕吟誦道:“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桓公伏虎,說得是齊桓公某日騎馬出行遇虎,老虎為其威儀所懾,竟然匍匐在路旁,不敢攻擊。

至於崔耕現在的吟誦這首詩?乃是一百年後詩鬼李賀所作。李賀借用這個典故,抒發了自己渴望被人賞識,建功立業之意。

但此情此景,崔耕吟誦出來,一個“溝隴出”,與他現在的處境吻合,其不願意效忠契丹之意昭然若揭。

當然了,再“昭然若揭”也得分誰聽啊,契丹人粗鄙大多粗鄙無文,連“桓公伏虎”的典故都沒聽說過,更別聽出此詩的深意了。

甚至大多數人覺得崔飛將這首詩甚不爽利,比之範光烈那首詩都大大不如,現場的叫好之聲自然也就不夠熱烈。

崔耕面色有些尷尬,還想解釋幾句,道:“所謂桓公伏虎,說得就是……”

“就是現在,動手!”

九公子大喝一聲,現場頓時風雲突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