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 各方風雲動,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拉達米珠疑惑道:“你們說的戰部,到底是什麼組織?真能保護二郎的安全?”
“當然了。”盧若蘭輕輕一揚下巴,道:“戰部不是什麼組織,是我們五姓七望成立的一個組織下的一個部門。他們這次大概能出動兩百人,別的不敢說,至少戰力絕對在你們飛鷹衛的兩百人之上!”
“那可奇了。你們大週一個民間組織,難不成比我們突厥的飛鷹衛還厲害?”拉達米珠秀眉微挑,道:“你們漢人有句話,叫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次保護二郎,我倒要看看,是你們五姓七望的戰部厲害,還是我們突厥飛鷹衛威風?”
盧若蘭毫不示弱地道:“那就請拉達木珠“妹妹”,拭目以待了!”
……
……
這邊佳人們為崔耕的安全操碎了心,崔耕自己當然也多有準備。
他將論功仁送走之後,又把老和尚駱賓王請了過來。
崔耕微微嘆了口氣,道:“崔某一時失察,讓共濟會損失了不少人手,實在是愧對諸位兄弟啊。”
“主公這是說得哪裡話來?”駱賓王連連擺手,道:“要是損失了人手就自責不已,那貧僧和徐兄還不得早就抹了脖子啊?”
崔耕道:“話雖如此,但沒能及時為兄弟們報仇,實在是崔某之過。”
“主公這話就更過了。當今天下,能對上二張兄弟,而不落下風的,也只有您了。兄弟們要是對主公再不滿意,那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嗎?您沒幫我們報仇,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兄弟會怪您的。”
“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也不盡然。”崔耕這才圖窮匕見,胸有成竹道:“只要咱們幹成一件大事,搬到二張兄弟,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絕對不成問題。”
“主公,你真能有把握把二張搬倒?”駱賓王滿臉的不可置信之色。
別看駱賓王名望很大,但他年輕的時候為官,原來還是殿中侍御史呢,過幾年,成長安主簿了。再過幾年,成臨海縣丞了。別人是官越做越大,他可倒好,官越來越小。
因此,駱賓王對宦海艱難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分外明白崔耕搬到二張的難度。
“那是自然。”崔耕胸有成竹地道:“二張只是深得陛下寵信而已,這皇座上只要換個人,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然後,他將武則天準備立李顯為太子的事兒,詳說了一遍。
駱賓王聽完了,面色陰沉不定,似哭似笑地道:“這麼說來,我和徐兄,當初是白起兵反周了?十幾萬大好男兒,幾十萬百姓,也白死了?”
可不是嗎?駱賓王和徐敬業起兵是為了什麼?還不是反周復唐?結果現在……武則天改主意了,讓他們以前的犧牲,簡直毫無意義!
崔耕想了一下,安慰道:“話也不能那麼說,你們當初起兵,雖未成功,卻讓武則天意識到天下人心所向。若不是天下反武擁李的人眾多,武則天說不定就會傳位給武三思了。她今日決定傳位給廬陵王,未必沒有當日之因。只要廬陵王登上皇位,你們就都……”
“還是亂臣賊子!”
駱賓王苦笑道:“由於武氏抹黑,現在天下人都覺得,徐兄起兵是為了自己當皇帝。縱是大唐重立,恐怕我們還是少不了這個賊名兒!”
崔耕搖頭道:“那也不盡然。你管天下人怎麼想幹什麼?只要說服了廬陵王,為你們平反,這事兒不就成了嗎?”
駱賓王疑惑道:“那廬陵王真是那麼好說服的?”
崔耕大包大攬地道:“當然,只要廬陵王得登大寶,此事就包在我的身上!”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在歷史的記載上,廬陵王是出了名的耳根子軟,連“斜封官”都能封出上千個去,更何況是一張無關痛癢的聖旨?
只要自己能成為他的近臣,這事兒簡直毫無難度。
但在崔耕眼中易如反掌的事兒,對駱賓王卻是了不得的大事。他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不就是身後名嗎?
想他從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墮落為名滿天下的亂臣賊子,那心裡能不憋屈嗎?
駱賓王本以為,自己再無挽回名聲的機會,如今聽了崔耕這番話,簡直是喜出望外。
他激動地跪倒在地,道:“徐兄當初選主公為接班人,屬下其實是心灰意冷,無可無不可。現在看來,徐兄的眼光,比駱某人可強多了,願為主公效死。”
頓了頓,又補充道:“共濟會的兄弟們,若聽聞了主公可以為徐兄正名,不知多高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