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者非是旁人,正是現在炙手可熱的張昌宗。
大家嘲笑宋之問自薦枕蓆為武則天男寵,但他沒成功啊!眼前這位可是真的上了龍床的人,聽了大家的話後到底會作何感想?
所以,人們面色尷尬,誰也不敢出聲了。
唯有崔耕朗聲笑道:“本官是在笑宋學士口臭,連給陛下當男寵都受嫌棄。怎麼?張常侍你有意見?”
他特意把“連”字加了重音,一罵罵倆之意,昭然若揭!
“嘿嘿,崔著作好一張利口!”
張昌宗臉上的怒意一閃而逝,深吸了一口氣,道:“崔著作,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本官大人有大量,不和你做口舌之爭,咱們來日方長!”
隨後,又招手道:“宋學士,跟我來,咱們喝酒去!”
“宋某正有此意。”
宋之問得了臺階下,趕緊屁顛屁顛的跟著張昌宗離去。
啥?
深受女皇寵愛的張昌宗面對崔耕,沒幾句話就縮了?再聯想到前幾天,左右兩控鶴監並立的種種傳聞,人們看崔耕的眼光當時不同。
同俄特勤卻不管那個,高興地拍了拍崔耕的肩膀,道:“行啊!妹夫,剛才給哥哥出氣了,夠意思,俺妹子真沒看錯人,哈哈!”
崔耕道:“大哥說這話就見外了不是,咱們是一家人,我不向著你又向著誰呢?”
他略頓了頓,又叮囑同俄特勤道:“大哥,你聽我的,以後遇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囂張之人,別跟他們動嘴皮子,直接削他!”
“削他?這倒是對俺的胃口。”同俄特勤撓了撓腦袋,略有些遲疑道:“我可是聽說,妹夫你在大周品級不高,會不會給你帶來什麼麻煩啊?”
“哼,麻煩?”崔耕眉毛一挑,道:“你這妹夫啊最不怕的就是麻煩!”
“好!俺記住了,你就請好吧。”
……
……
又過了一會兒,就到了婚禮正式舉行的時候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青廬!
可剛剛對拜完畢,張昌宗這又出么蛾子了。
他清咳一聲,道:“啟奏陛下,當初太平公主出嫁時,不僅甚為隆重,而且朝廷文武官員寫詩為賀。如今乃是平陽公主大婚,若沒有群臣賀詩,恐怕不大合適吧?”
武則天其實也知道張昌宗大概沒憋著什麼好屁,但一來,張昌宗這話非常有道理;二來也不忍駁了小情~人的面子。
她說道:“好,那傳朕的旨意,群臣就各寫詩一首,為平陽公主賀!”
大唐(武周)年間,詩風極盛,這根本難不倒眾人。功夫不大,人們就把詩作寫好,念將出來。
最後壓軸的,正是剛剛欺負傻小子的宋之問。
只聽他吟誦道:“英藩築外館,愛主出王宮。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玳梁翻賀燕,金埒倚晴虹。簫奏秦臺裡,書開魯壁中;短歌能駐日,豔舞欲嬌風。聞有淹留處,山阿滿桂叢。”
此詩文詞華美,對仗工整,將平陽公主的大婚之事,寫得淋漓盡致,當真堪稱在場詩作的第一。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人們雖然鄙薄宋之問的品行,還是轟然叫好。
武則天也覺得宋之問這首詩做得著實不賴,就想賞他點什麼。
可還沒等女皇陛下說話呢,張昌宗圖窮匕見道:“崔著作雖是新郎官,但他“崔飛將”的名聲流傳天下。不如陛下也讓他做詩一首,以述今天的盛事?”
“原來如此!”
聽了張昌宗之言,這四個字幾乎同時在人們心中響起。
其實張昌宗這簡直都稱不上什麼陰謀了,完全是陽謀。
宋之問的文才可不簡單,尤其是做這種應制詩,堪稱當時第一。
話說武則天還當皇后的時候,曾經到洛陽南龍門遊覽,詔令跟隨的臣子們賦詩。左史東方虯的詩作先成,武則天賞賜錦袍給他。
又過了一會兒,宋之問的詩也寫成了,武則天一看,讚歎不已,讓東方虯把那剛穿上身的錦袍脫下來,改賜給宋之問。要不是兩人的詩作相差太大,武則天至於幹這麼過分的事兒嗎?
還有一回,是李顯在位的時候,遊覽昆明池,要求群臣賦詩,上官婉兒為裁判。
上官婉兒接過一百張紙,隨看隨拋,一時間紙落如飛。
可是,唯獨讀到沈期和宋之問的詩作,久久難以決斷。又過了一會兒,一紙落下,卻是沈期的詩作。
上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